专家预测称,中国南海军事化可能会导致此前勉强维系的中美安保进退两难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 ▲ 2018年5月23日,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晤后,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AP,韩联社
◇美国防部取消邀请中国参加RIMPAC 王毅与蓬佩奥展开神经战
美国国防部当天发表声明称,将对于中国不断加速的南海军事化采取“初期应对措施”,决定取消邀请中国参加RIMPAC。
RIMPAC是由美国海军主管的,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参与的,为应对海上纷争和恐怖袭击而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国自2014年开始参与,2016年也受美国邀请参与了训练。
对此,中国立即提出抗议,并表现出了不满的情绪。美国防部发表声明后,正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与蓬佩奥举行会晤的中国外长王毅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猛烈抨击称:“美国国防部的决定是相当不具建设性和轻率的行为。这将妨碍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
王毅还就中国的南海军事化做出了解释。他坚称中国在南海的活动属于本国防御,并表示,“相较于美国在夏威夷和关岛采取的行动,是相当有局限性的(军事活动)。”
蓬佩奥对此谈及称,美国对中国的南海行动持担忧态度,并表示,“关于国际军事演习的事宜交由国防部决定。”
◇不断提速的中国南海军事化 可能强化中美两难局面
此前,美国一直对中国的南海军事化持中立的立场,同时也表现出了担忧的姿态。近日,中国开始在南海部署轰炸机和导弹,美国才开始积极地发出警告信息。
特别是本月18日,中国在南海永兴岛首次进行了轰-6K等多架轰炸机的起降训练,美国国防部对出表示高度的重视。
本月2日,中国在南海人工岛南沙群岛首次部署巡航导弹、地对空导弹等导弹时,白宫也发出了强烈的警告称:“中国将为此付出短期和长期的代价。”
专家们指出,中国的南海军事化可能会进一步深化中美两国在安保问题上进退两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