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自然》杂志:担心中国科学一带一路让发展中国家沦为附属

李永完 科技专门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中国正在从北极到南美构筑全世界国家共同研究的网络,推进“科学一带一路”。英国发行的世界性国际学术杂志《自然》,从本月2日起的两周里,对中国的科学一带一路政策进行了5篇特辑报道,分析称“中国的科学一带一路正在改变世界科学的地形”。

中国表示此举的目标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但国际科学界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有可能加速破坏生态界和导致经济隶属,甚至可能导致科学被误用于军事和商业性。

◇中国与126个国家的12万名科学家进行交流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连接全世界国家陆路和海路的一带一路。此后,中国科学界与一带一路的126个合作国建立了各种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上个月19日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6年里投资了18亿元,获得了和12万名科学家交流的业绩。”据推测,一带一路的整体投资高达1万亿美元,因此间接投资于科学合作的规模也会相当大。

《自然》表示:“包括美国和前苏联在内,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过这种先例,可见中国的科学一带一路规模大,合作领域也多种多样。”

截止目前,中国科学院在海外设立了9个科技教育中心,成立了科学一带一路的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此外,还由技术核心企业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联盟”。

发展中国家正在借助科学一带一路培养解决本国问题的研究人员。2016年,非洲39国接受中国政府的援助到中国留学的大学、研究生多达6万2000多人。就巴基斯坦而言,中国援助了7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费。韩国科学政策研究院(STEPI)资深研究委员洪性范表示:“科学技术合作可以从相当程度上缓解对‘只是为了挣钱’的批判,新一代通信设备基础设施、农业、矿业、能源开发也与科学相连系,因此从长期来看,还能获得经济利益。”

◇有人担心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科学被恶意利用

但是反对的人也不少。世界自然基金(WWF)警告说:“在亚洲和欧洲一带一路经过的地方,有1739处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域,该地区有265种濒危物种受到威胁。”

还有人批评说,发展中国家会通过研究和技术协定,以新的方式成为中国的殖民地。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长金钟善(音)说:“如果中国增加和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合作,交通和能源等技术标准将以中国为中心进行重组。”斯里兰卡学者接受《自然》的采访时表示:“随着年轻的研究人员聚集到中国,与西方科学界的联系正在被削弱。”

和竞争对手国家的矛盾已经浮出了水面。和中国在进行区域争霸的印度,屡次警告斯里兰卡政府要减少与中国科学合作的规模。本月6日,在芬兰举行的北极理事会上,美国国务卿彭佩奥说:“北极海希望在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和领域权主张之下,成为另一个混乱的南海吗?”强烈批判了中国建设北极研究基地和卫星基站等。

输入 : 2019-05-24 10:08  |  更新 : 2019-05-24 11:0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