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位于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全体会议的场面。/路透社,韩联社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后的十年间奥地利由联军分割统治。正是从此时开始,世界各国的间谍涌入维也纳展开了挖掘情报的竞争。1955年奥地利宣布为“永久中立国”后,在冷战时期,几乎所有国家都可以丝毫不受限地向维也纳派遣情报人员。在地理位置上,维也纳地处东欧和西欧的交接点。在不损害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奥地利政府并没有禁止外国间谍的活动。
- ▲ 1982年,朝鲜在奥地利维也纳设立的本地银行——金星银行所在的建筑物。/维基百科
2014年,时任奥地利反恐办公室(BVT)负责人的格勒德·波利曾称:“通常在维也纳活动的间谍人数达到7千人,如果发生敏感事件,数量还会增加。”此外,也有言论称,由于奥地利的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较高,需要和家人一起长期滞留的间谍偏好维也纳。
- ▲ 讲述维也纳间谍故事的电影《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
朝鲜很久以前就把维也纳作为海外活动的前沿基地。1978年,朝鲜为进行对外贸易结算成立朝鲜大成银行,1982年,大成银行在奥地利成立了名为金星银行的本地子公司。长期以来,朝鲜通过奥地利进口武器和奢饰品,并使用金星银行的账户支付货款。朝鲜的第一家海外餐厅也是1986年在维也纳开设的平壤餐厅。
- ▲ 1987年上映的《007之黎明生机》讲述了在维也纳发生的间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