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中国产现代汽车”席卷全球...进口车坟冢里的逆向思维战略

中国工厂崛起为主要出口基地

李永宽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统计显示,现代汽车和起亚的中国工厂生产并出口到海外的汽车在两年里激增了5倍。今年上半年(1月至6月),中国工厂在现代汽车集团的海外工厂中出口量排名第三,超过了作为主要出口基地的土耳其和印度。

▲ 制图 = 白亨善
20日,现代汽车和起亚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工厂的出口量为11.8万辆,是2023年(2.3万辆)的5倍,去年(6.4万辆)的2倍。现代汽车中国工厂的出口量从2023年的3辆增加到去年的约1万辆,今年又增加到3.5万辆。最多的出口车型为伊兰特,约有1.9万辆主要出口到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地区。从去年开始进口到韩国的索纳塔出租车数量也达到了约1万辆。这是现代汽车首次在韩国销售在中国制造的汽车。现代汽车相关人士表示:“以去年下半年出口伊兰特为起点,出口量开始增加。目前中东、东盟等是主要出口对象国。”起亚今年上半年也从中国工厂出口了8.3万辆汽车,自2023年(2.3万辆)以来一直在持续增长,最多的出口车型为小型SUV 索奈,约2万辆销售到了南美和中东等地。

现代汽车和起亚此前在印度尼西亚、巴西等第三市场建立工厂作为出口基地。现代汽车相关人士表示:“要在海外工厂追加设备投资,必须有当地内需的支撑,但第三市场的增长速度比预期的慢。”此外,由于墨西哥工厂因美国关税壁垒而实际上被阻断了出口之路,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相反,中国和主要国家相比,人工费依然低廉,且已经确立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因此作为出口基地的优势凸显了出来。

▲ 制图 = 金圣奎
驰骋在中东和东南亚的中国产现代汽车

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工厂一度多达8家(现代汽车5家、起亚3家)。但自2020年前后开始不断有工厂被出售和停产,目前仅剩现代汽车2家、起亚2家仍在运营。年生产能力一度达到270万辆,目前已降至150万辆左右。去年生产了约40万辆,开工率在30%左右。现代汽车集团计划以出口为中心增加这些工厂的产量。随着出口的扩大,中国工厂的业绩也在改善。现代汽车中国合资公司——北京现代今年第一季度亏损(423亿韩元,人民币约2.2亿元)较去年同期(1460亿韩元,人民币约7.5亿元)大幅减少。起亚中国合资公司——悦达起亚去年是8年来首次实现盈利,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522亿韩元(人民币约2.7亿元)。

随着出口转型,中国工厂逐渐恢复活力,现代汽车集团也计划加强在中国电动汽车内需市场的攻略。市场份额一度超过10%的现代汽车和起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如今已跌破1%。现代汽车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中国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并从2026年开始推出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5种环保汽车。对现代汽车集团而言,目前的思路是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哪怕只提高1%的市场份额,也比在第三市场追加投资更有效。

▲ 制图 = 金圣奎
面对成为进口车坟墓的中国,业界在苦思对策

随着中国内销市场迅速转向以电动车为中心,中国成为了进口汽车企业的坟墓,其他跨国制造商也正在将中国工厂转变为出口基地,探索转型的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车企的国内轿车销量同比增长26%,达到756万辆,占市场份额的68.8%。

在中国销量急剧下降的德国和日本企业,也在引导中国工厂进行出口基地的转型。日本日产正在考虑从明年起将最近在中国开始生产的电动车“N7”出口到东南亚、中东、中南美等地,N7最初是针对中国内销推出的车型。德国宝马从去年开始在江苏省的工厂生产旗下品牌迷你(MINI)的新型电动车,并开始出口到海外。其电动车车型SUV ix3也正在中国生产,出口车型得到了增加。日产去年在中国的内销销量(约70万辆)减少了12.2%,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记录。宝马去年在中国的销量也减少了13.4%,只售出71万4530辆。中国吉利集团持股的瑞典沃尔沃和英国路特斯等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也位于中国。

德国大众干脆出售了内燃机汽车工厂,重新调整生产,以电动汽车工厂为主。作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中首家进入中国的公司,大众曾在中国本土被视为支柱企业,但如今在中国国内市场,其榜首位置已连续两年被比亚迪取代。最终,大众于11日决定关闭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合资工厂——南京工厂,在中国的战略将集中于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汽车研究院研究员李恒久说:“无法离开中国的全球企业今后会寻求利用闲置设备的方法等来生存。”

输入 : 2025-07-21 10:06  |  更新 : 2025-07-21 12:1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