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韩国型运载火箭需要各种试验设施。
其中的核心设施是点燃燃料使发动机喷火的燃料试验场。
开发一个火箭发动机必须进行2万秒以上的地面燃烧试验。
俄罗斯克鲁尼契夫公司对罗老号一级火箭发动机进行了120次、共26892秒的燃烧试验。
韩国型运载火箭开发事业团团长朴泰鹤表示:“要想实现2021年研发韩国型运载火箭的目标,前提是要从现在开始每一步都不能失败。
最让人担心的是预算不到位导致燃烧试验场建设计划推迟。
”韩国没有建设用于大型发动机的地面燃烧试验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错信俄罗斯。
研发罗老号时,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俄罗斯虽然不会转让火箭技术,但会在燃烧试验上与韩国合作。
”结果,韩国甩开俄罗斯开始自主研发韩国型运载火箭后,俄罗斯便拒绝韩国使用地面燃烧试验场。

▲2009年初将罗老号一级火箭转移到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地面燃烧试验设施时的情景(左)和2009年7月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外对罗老号一级火箭进行燃烧试验时的情景(右)。
结果,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推力为30吨的发动机无法进行试验。
航空宇宙研究院从乌克兰引进了30吨发动机的设计图。
航空宇宙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此为基础成功研制了组成发动机的核心零配件燃烧器、气体发生器和涡轮泵。
他们暂且在用于10吨发动机的国内小型燃烧试验场,对各个零配件进行了性能试验。
燃烧器进行了49次燃烧试验。
气体发生器和涡轮泵分别进行了80次和24次燃烧试验。
航空大学航空宇宙机械工程系教授张泳根表示:“必须对30吨发动机的整体系统进行燃烧试验,才能有助于开发韩国型运载火箭的75吨发动机。
现在开发的零配件只是可实际使用的飞行模型的前一阶段,即工学模型。
”从目前状况看,即使开发出用于韩国型运载火箭的75吨发动机样机,也只能大幅降低推力进行试验。
航空宇宙研究院计划在2015年之前投入3700亿韩元在罗老太空中心建设地面燃烧试验场。
但如何获得预算还不确定。
建国大学航空宇宙工程系教授李昌镇表示:“现在的预算只有当初计划的70%。
只有投入当初计划预算的150%,才能在预定时间内建成试验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