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对古代史的关注度很高。《朝鲜日报》和开设介绍韩国古代史研究现况市民讲座的韩国古代史学会一道,联合策划了有关核心争议点的解说。
东夷是古代中国对东方异族的贬称。初期,有西夷、南夷等称呼,汉朝以后,根据方位分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夷”字基本包含了中华主义对周围异族的轻视。
商朝和周朝将分布在其东部中国山东半岛和江苏省北部的嵎夷、莱夷、淮夷等异族,统称为东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齐国统一中国后,山东地区不再被认为是东夷。山东的东夷成为了中国的民户后,中国最东部的郡县——辽东郡东侧的势力,被看做东夷。《三国志·东夷传》中记载的扶余、高句丽、濊、沃沮、挹娄、三韩、倭人等,就是新的东夷。韩民族和东夷一起被提到,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中国史书中,韩民族被记述为东夷的范畴是从《汉书》开始的。“东夷濊君南闾”是背叛了卫满朝鲜右渠王,投降汉朝辽东郡(公元前128年)的。濊也被写做“濊貘”,是成为了古朝鲜根基的种族。
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山东半岛的珍珠门文化,是继承了岳石文化的代表性青铜器文化。和类似时期辽东半岛的青铜器文化——双驼子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山东以无纹三足陶器为主,而辽东以之字纹平底陶器为主。山东是在地下挖洞的土葬墓,辽东是以支石墓和石棺墓等石墓为主。在这些石墓中出土的琵琶型铜剑,其形态完全不同于中国式铜剑,被称为“辽宁式铜剑。”这种差异,证明两个地区的居民并非同一系统
先秦时期的东夷,是对山东地区许多异民族的统称,并非对特定种族的指称。《三国志》中的东夷,不仅指濊貘,还包括了三韩的韩族、挹娄、倭人的概念。扶余、高句丽、濊、沃沮语言相通,而挹娄则语言不同。应该注意的是,东夷是投映出中国中心世界观的主观和概括性概念,根据时期不同,其对象也在改变。此外,在忠州高句丽碑上,高句丽将新罗称作“东夷”。从高句丽的立场来看,新罗是另一种东夷。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