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微米(10万分之1米)以下的颗粒物。大小只有头发粗细七分之一的颗粒物是无法用肉眼来识别的。研究小组购买了柴油汽车或火力发电站排放的与可吸入颗粒物相同的1微米大小的实验用颗粒物,并将其与放射性同位素相结合。然后分别置入实验老鼠的气管和食道,用医疗影像仪器测量放射能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老鼠口腔吸入的可吸入颗粒物,在胃部堆积两天后大部分被排出了体外。且对其他器官也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田钟浩表示:“本以为与食物一同进入体内的可吸入颗粒物,会经过小肠吸收进入肝脏,但事实上几乎未产生影响。”反之,经鼻腔吸入的可吸入颗粒物,两天后肺部残留量仍达到60%,全部排出体外需要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部分可吸入颗粒物转移至了肝脏、肾脏等其他器官。
可吸入颗粒物可引发哮喘、肺炎等疾病。另有主张称,它可以穿过脑屏障引发脑中风、痴呆。但是,此前若想摸清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各器官产生的影响,除了解剖实验动物以外别无他法,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田钟浩表示:“如今可以对活体实验动物进行观察,实时监测体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的变化,以及移动情况。”本次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被刊登在26日发行的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