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朝鲜日报中文网


中国春秋时期有位著名政治家,叫管仲。
他任齐国相后,对国家实行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和军事力量,富国强兵。
他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一个强盛国家。
管仲在《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是说治理国家的方法,一定得首先让国民富裕起来。
我认为,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
“足食、足兵,为治天下之具”。
这是中国清代思想家魏源《默觚•治篇一》中的一句话,强调足食、足兵是治理国家的重大措施。
治国之道,富民为先,强兵为重。
这就涉及到足食与足兵的关系,欲富国,必强兵,不足兵,阻挡不了外敌入侵,足食也就无从谈起。
正如“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篇》)。
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关系至为重大。
联想到朝鲜,因为环境所迫,必然要走足兵即强兵之路。
足兵,总比束手就擒、束手待毙好。
为了先足兵就顾不上足食了,任可勒紧裤带,忍饥挨饿,也要走“先军政治”道路。
正像金正日在世时所说:“没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没有子弹不能生存。
”伊拉克、利比亚都可算得上是足食国家,利比亚的国民福利更不错。
然而,足食而没有足兵,下场可想而知。
只足食,不足兵的教训是惨重的。
如果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逼迫你得先足兵。
当然,如果国家安全得到保障了,长远之计,还得足食、富民。
民以食为天。
国家光足兵,不足食不可。
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说:“过去可以没有粮食,但不能没有子弹;那么今天是可以没有子弹,但一定要有粮食。
”如果这话是真的话,说到点子上了。
富民,乃治国之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安宁。
民不富,无以养民情。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富民,首先要让国民吃饱饭。
解决温饱问题,应首当其冲。
正如邓小平所说,“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
饭都吃不饱,就谈不上富民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连国民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让百姓饿着肚子去拥戴,去喊“万岁”,怎么说也不能算是好领导。
况且社会主义是让人民过上富裕的日子,而不是贫穷。
正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先生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回忆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和朝鲜状况: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曾去过朝鲜。
当年,感到朝鲜日子过得比中国强。
中国当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限量供应制,都吃不饱饭。
如在一座城市的中学,教职工每天供应8两口粮。
在学校食堂就餐,只能是早餐一个窝窝头,午餐两个窝窝头,晚餐一个窝窝头,正好是8两,不能吃超了,超了月末就饿肚子了。
一个大小伙子,吃这点儿饭顶什么用,又没有什么菜,饿得够呛,瘦成皮包骨。
后来,发明什么“增量法”,其实是“障眼法”,窝窝头下面的窟窿作大点儿,视觉感觉窝窝头大了,实际上还是二两。
当时又发明什么“人造肉”、“小球藻”之类,都解决不了营养不足问题。
因为营养不良,多数教职工都浮肿,体质很差。
当时供应的口粮全是玉米面,细粮(大米、白面)过年时才能给点儿,微乎其微。
白菜等蔬菜也限量供应,豆油也就供应几两。
城镇居民还算好一些,农民就更惨了,很多农村“瓜菜代”,吃野菜、榆树钱,玉米连棒都磨了吃……我到朝鲜访问,拿“护照”,每天给1斤4两口粮(8两白面、6两大米),全是细粮。
到街里饭店就餐,拿“中国护照”,不要粮票,可以饱餐一顿,和中国天壤之别。
从朝鲜回国时,我特意买了几斤苹果回来,因为在中国市场上买不到苹果。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朝鲜似乎变化不大,中国的变化可太大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早就取消了粮食供应制,取消了“粮本”,取消了粮票。
粮食可以随便买,愿意买多少就买多少。
说中国百姓的“粮袋”越来越小了,是中国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真实写照,说明粮食不紧张了,随时可以去买,用不着存粮食了。
而且城镇居民吃的全是大米、白面,现在又想粗粮了。
可以说,中国走出了一条解决温饱、走向富裕的成功道路。
中国,当年国民为什么穷?因为农业变革走错了路;中国,如今国民为什么富?农业改革走对了路。
解放初,实行土改,农民分得了土地。
先互助组,后合作社,而后即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大的错误,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又到人民公社,一个乡一个公社,农村体制越变越大,粮食产量越变越低。
农民们“大帮轰”,出工不出力,没有生产积极性。
有的生产队,社员干一年,工分“倒贴”,连口粮款都挣不来,还得“倒贴”买口粮。
那时候就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34年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取消了人民公社,分田到户,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根本改变了农村面貌,农民过上了富裕生活。
可见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农业是富民的根本,朝鲜的改革,如能从农业改革入手就好了。
中国当年的教训是深刻的,要吸取中国的教训,不能再搞“大帮轰”了。
只有实行改革,才能解决好粮食问题;只有实行改革,才能使国民富裕起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民才是治国之本。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国民吃饱饭,住暖房,穿新衣,先解决温饱问题,再逐步富裕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强盛之门,才能建成强盛国家。
读者 崔俊(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不代表朝鲜日报中文网观点)

输入 : 2012-08-30 12:39  |  更新 : 2012-08-30 12:39

推荐这则新闻 推荐这则新闻(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