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边走边吃:求学路上的美食

朝鲜日报Premiumchosun/文:黄曦(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生)

说起中国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差异明显。如果问一个中国人,最具代表的中国菜是什么,相信你会得到几十种不同的答案。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物产不同,所以各地饮食差异很大,口味上素来有素来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说法,好多菜品还与当地的风俗文化乃至人生哲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饮食大观园里占有重要席位。

随着在海外经营餐馆的华人越来越多,很多中国菜走向了世界,“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是在欧美国家耳熟能详的中国菜,“炸酱面”、“饺子”“担担面”也风靡韩日。但这些在中国饮食中算是快餐类中的很小一部分,想要品尝中国地道的中国大餐,还得到中国来走上一圈。比较幸运的是,我在求学期间在中国走南闯北,品尝了不少中国美食。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干旱,物产并不丰富,菜品在中国著名菜系中排不上名,但是当地人将主食的花样做到了极致,是著名的面食之都。当地的面食反映了黄土高原文化的朴实与粗狂,人们喜欢用大块牛羊肉,浓厚的辣椒油,以及西北地区常用的蔬菜,做成各色面食。有特色的是节庆时节,农村家家都会做的“花馍”,乡下的女人们会用面来做成形象夸张、色彩斑斓的“馒头雕塑”,然后蒸熟,用作祭祀,也用作礼品,视觉冲击强烈,仿佛面做的裱花蛋糕,而它的历史已经有1200多年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来到了南方的广州。广州地处亚热带,物产丰富,可用于烹调的食材种类极多;而且近代以来广州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的窗口,商旅往来频繁,吸收了欧美和东南亚的食物的烹调方法和口味,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粤菜” 。广州菜口味清淡,追求清、鲜、嫩、香,以汤水和早茶最为著名。广州气候炎热,人们常用中药材配以食材,以小盅(陶瓷容器)小火慢蒸,得到一盅清汤,味道清鲜,具备养生功效。另外“早茶”是广州人喜欢的一种社交方式,人们常常在装潢富贵清丽的茶楼,点几样讲究的点心,配上一壶喜欢的茶,或谈公事,或谈私事,轻松自在。但广州饮食里,也有外省人颇为诟病的,就是用料过于广泛,有人戏称“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四条腿的除了板凳,都能作为食材”,不少餐馆违反动物保护法,将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做成菜肴。我大四实习的时候,曾经陪同上司宴请几家银行的主管,席间吃到一种奇怪的肉,纤维比牛肉粗,口感也更结实,一问才知道,是鳄鱼,当时口里、胃里、心理,一阵混乱,那复杂的感觉现在都忘不了。

读研究生来到了北京。作为首都,物力人力集中,荟萃了天下各色食材,集中了全国优秀的厨师,京城的食物的气派也显露十足,高档酒店数量众多。但往往极高档的场所并不在显眼的位置。又一次一次在国家美术馆看完画展,走进附近一条名为“翠花”的胡同,里面有个四合院,院门蓝底金子的招牌写着“满汉全席”,是一家清代宫廷菜的馆子,若非富贵人士,难以踏足。但北京的美食,不止属于显贵,王府井、簋街,各色京城小吃,北京火锅,都是大众百姓的最爱。尤其是北京铜火锅,上好的羊肉,切成纸一样的薄卷,在火锅中烫熟,蘸上调制的酱料,滋味鲜美。这本来是蒙古军队的一种烹制方法,随着元明清三代的改进与升级,成为今日具有鲜明北京的饮食名片。说道北京餐饮大师云集,确实不假。就在北京大学食堂,我就曾发现特一级烹饪大师高炳义先生曾在餐厅掌勺,并筹备学校的美食节活动。北大的学生们还能享受到大师的作品,真是幸福。

我求学路上,幸运地了两大饮食名城,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游历,很多美食没有品尝。江南富庶,菜肴雅致,文化内涵深厚;云贵地区潮湿,各种发酵、腌渍食物口味独特;新疆接近中亚,食物有鲜明的伊斯兰特征,口味热烈。若韩国的朋友们想品尝地道的中国食物,还真的要到中国来。推荐一部中国饮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可以让你领略中国饮食带给你的幸福感。

输入 : 2014-11-11 19:11  |  更新 : 2014-11-12 10:35

推荐这则新闻 推荐这则新闻(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