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投稿]最好的时光

杨子 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 东亚学

时间如沙漏,仿佛只是读了一本书的功夫,来韩国已有六年光景。有人说,二十几岁是一个女生最美好的时光,该去发光发亮。我不知道,在这所谓最美好的时光里,选择来到异国他乡读书,算不算一种辜负。

(一)
翻看了过去六年写下的许多日志,才发现大部分时间我都一个人穿梭于这个城市。当初选择来韩国留学,就明白自己是在走一条孤军奋斗的路。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没有熟悉的街道和餐馆。每天早晨醒来都需要用磕磕巴巴的语言来应对柴米油盐和发表讨论。学业与生活是要并肩挑起的两条担子,而你已做出选择,就只能义无反顾往前走。

还记得硕士时候的第一次发表,蹩脚的发音和文法令我着急又羞愧,红着脸勉强读完了整篇paper。同学们善意的鼓励和教授缓解气氛的几句玩笑依然没能让我内心真正的轻松下来。那时,我尽可能选择下午或晚间的课程,好用白天的时间多做准备和练习。

那段时间,我住在离学校有近四十五分钟车程的新村。每天课程结束后,我都会选择一趟不同路线的巴士返回住处。坐着夜间巴士,穿梭大半个城市,是我用来缓解孤独和沮丧最好的方式。车行之处,万家灯火,伴着我度过了在韩国读书最初的两年。


(二)
两年的硕士课程,在几度濒临崩溃,艰难完成了学位论文之后,还算圆满地画上了休止符。这期间,多亏了几位韩国朋友的帮助,他们的友情是我在韩国收获到的最珍贵的财富。 当然,最令我感激的还有指导教授和学科长的耐心与鼓励。还记得在硕士论文初审过后, 有一度思路遇到瓶颈。与指导教授沟通时,我说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有意义。教授和蔼得对我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即使真的没有意义,至少你有了答案。” 这句话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硕士结束,我曾一度想要开始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开始接触到了留学生团体。在韩国有四、五万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年轻、有理想,在韩国读书、工作、创业,充满了热情和活力。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专注于自己学业和生活的人。结识了其他的留学生之后,我开始参与更多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朋友,被更多人的活力所感染。那是一段喧嚣的时光,喧嚣并且快乐,人生像被点燃了一般。


这段时间,我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开始了留学生论坛网络编辑的工作。或采风郊游,或筹划留学生活动,或整理韩国留学与生活相关资讯,忙得不亦乐乎。然而,炙热的青春年少,一腔热血却往往难以有始有终。一年之后,由于团体的意见相左,最终只得分道扬镳。好在,积累下来的友谊,是这一年最好的见证。

(三)
后来,我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一选择曾遭到许多的反对和质疑。我自己在最初踏上这片土地之前,也未曾想过,有一天我会开始这样一段“旅程”。

也许是有了硕士时期学习方法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读博士最初的那段日子里,讨论和发表并没有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反而是更广泛的知识涉猎与更精深的钻研让我在觉得醍醐灌顶、酣畅淋漓的同时,也倍感吃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知识给人的力量虽潜移默化,厚积而薄发,但却是量到质的提升。再加上指导教授在看待学术问题时常常能跳出固定思维,找到新的切入点,让人茅塞顿开。于是,做学术逐渐也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探索。

诚然,诸如许多痛诉读博士种种弊端的文章所说,这个过程有收获的成就感,同时也要忍受许多比如清贫,比如耗时,比如脱离社会,比如前途渺茫等问题。这些都是横亘在眼前的现实,是每个义无反顾踏上漫漫读博之路的人要面对的现实。我曾为了这些问题而感到茫然,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高晓松的那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如今,作为一名博士生的日子还在进行中。较之初到韩国之时,现在的学习和生活都从容了许多。来韩国读书的六年,有过孤独与彷徨的时候,有过迷茫而不知前路的时候,但也有坚持,有收获,有无悔。同时也在不断地累积,不懈地探寻。我还是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辜负这六年的时光,但是我想,这就是我最好的时光。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输入 : 2015-12-16 17:05  |  更新 : 2015-12-16 17:04

推荐这则新闻 推荐这则新闻(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