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时论]韩中日FTA“过犹不及”

朝鲜日报/撰稿=许允,西江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

查看韩文原文

韩中日三国首脑最近在北京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年内开启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
这虽然是有利于东北亚未来的有意义的举措,但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也存在隐患。
首先,“FTA疲劳综合征”在韩国国内经济主体之间迅速扩散。
政府为争取国家利益积极推进FTA,但通过FTA获得的具体利益微乎其微。
无论是受到损失的农民和渔民,还是期待进口产品价格下降的消费者以及期待从大企业获得涓滴效应的中小企业,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增加。
而且在谈判过程中发生的国民舆论分裂也形成一种压力,使FTA疲劳感扩散。
其次,在总统任期末做事太过铺张。
无论是韩中FTA,还是韩中日FTA,都考虑到中国的压力和心急如焚的日本的处境。
问题是谁也不能保障明年上台的新政府将继续维持现政府的贸易政策。
在中国无论谁成为领导人,国家都将根据集体领导体制有条不紊地运行,日本也是首相对FTA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因此有人指出在距离大选只剩半年的情况下,现政府的这一行为有些“力所不逮”。
第三,缺少战略思考。
韩国政府已成功与欧盟(EU)和美国签署了FTA,因此在与中国和日本讨论FTA的过程中掌握了主导权。
韩国政府有充足的时间就韩中FTA具备的外交、安全意义和韩中日FTA的经济效应进行充分的内部讨论。
可以考虑暂时放下韩中日FTA,把最先启动的韩中FTA作为杠杆,作为其后续谈判以对韩方有利的方向推进韩日FTA。
从最近的迹象看,还没有发现中国和日本的谈判态度发生变化,中国一直推进低级别的FTA,日本则因被农产品保护问题束缚手脚,在FTA上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有人主张,随着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要把中国的内需市场作为韩国未来的增长动力,对此没有人会提出反对,但在韩国政府快速的移动步伐中找不到任何战略思考的痕迹。
如果要摆脱“FTA疲劳综合征”,首先就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FTA优惠。
政府有必要对已生效的FTA进行全面评估,检查FTA的利益传至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途径,并果断清理障碍因素,避免FTA的果实被大企业独占。
此外,要虚心接受其他国家对韩国非关税壁垒的批评。
政府要通过自身努力证明其对FTA的乐观预测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
与此同时政府要针对韩中、韩中日FTA制定有效的结构调整政策。
已开启谈判的韩中FTA将对农水产品和中小企业固有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借鉴过去的失败经验,进行浴火重生的结构调整。
最后政府要警惕中国分阶段、有限的FTA引导战略。
韩方要坚持一揽子、高级别的FTA谈判方式。
如果韩中FTA徒有其表,谈判被中国牵着鼻子走,对韩国国家利益没有任何好处。
政府对内要努力达成国民共识,对外则要推进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特殊化和竞争效应的务实型谈判。


输入 : 2012-05-23 12:13  |  更新 : 2012-05-23 12:13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