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评论]法国大选给韩国进步势力带来的启示

朝鲜日报/撰稿=金明燮,延世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

查看韩文原文

法国对于韩国来说是一个虽远犹近的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葡萄酒和名牌包。
回想一下,朝鲜变成大韩帝国时,法国人建立的明洞天主教堂日后成为了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大本营。
1919年成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之所以没有选择同胞更多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而是选择上海,就是因为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斗争的法兰西帝国的租界在上海。
1948年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大会使韩国的存在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而这次大会的举行地点就是很多韩国游客不经意间登上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对面的夏乐宫。
1919年成立临时政府后,韩国选择的总统制虽然受到美国总统制的很大影响,但在“总统代替国王”等历史文化方面,与法国总统制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久前举行的法国大选给韩国政治势力,尤其是进步势力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进步势力需要更加积极地引入法式决选投票制。
决选投票制是在第一轮投票中将候选人减少到两人,然后赋予选民最后选择的机会。
这一制度可以保障那些经过长期准备的多数候选人堂堂正正地获得候选资格。
而且在针对得票最多的两个人进行的第二轮投票中,可以选出获得过半数支持的综合性领导人。
就选民而言,只要愿意再去一次投票站,就能守护自己的最后选择权。
回顾韩国政治史,1963年和1967年为抗衡候选人朴正熙而以尹潽善为核心实现了候选人单一化后,又陆续出现了1980年和1987年的金泳三、金大中单一化谈判、1997年的金大中、金钟泌联合、2002年卢武铉和郑梦准的单一化谈判、2007年郑东泳和文国现的单一化谈判等,从中可以看出,为实现大选候选人单一化而进行的幕后谈判和相关活动花费了很多时间和费用。
教育监和国会议员选举过程中为推进候选人单一化而发生的脱轨和非法行为也是接连不断。
20世纪80年代迫使金泳三、金大中实现候选人单一化的是“民主对独裁”的两分法格局。
但是候选人单一化遭遇挫折,以少数派为基础的总统陆续诞生。
现在不能再根据民意调查数据迫使候选人单一化。
现在应该引入决选投票制,抱着比较进步的姿态保障更多的候选人参加选举,最终选出领导人。
这不需要进行是非多多的修宪,只要朝野团结一心修改选举法即可。
第二,法国在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中实现了政权更替,这一点尤其值得韩国进步势力羡慕。
韩国进步势力若想像法国社会党那样得到国民的支持,首先要学习法国社会党的“反亲北”路线。
就法国而言,“北”象征着在巴黎北站坐火车就能到达的莫斯科。
1920年在图尔斯举行的会议上,法国左派就来自北方的列宁指令发生分裂。
多数派根据列宁的指令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改成共产党,少数派坚持保留社会主义的名称,成为社会党。
经历了斯大林(共产主义)和希特勒(法西斯)对峙的二战后,拥护斯大林路线的法国共产党进一步壮大。
但是,法国社会党没有跟随亲北路线。
法国社会党和法国共产党展开了比左右派斗争更加激烈的斗争。
他们从爱国左派的立场出发,藐视拥护莫斯科的法国共产党的亲北路线。
法国社会党和法国共产党展开斗争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共产党将社会党的政治基础——弱势群体的愤怒和年轻人的不安恶意用于政治。
韩国进步势力若想像法国社会党那样获得爱国中立选民的支持并在大选中获胜,仅仅和亲北主义者保持距离是不够的,还要与他们展开比保守势力更激烈的斗争。
不明确的势力不是进步势力。
如果是进步势力,就不要再为了候选人单一化而过分追崇民意调查,而应该尽快引入保障选民最后选择权的决选投票制。
比制度更需要明确的是意识形态。
法国社会党在和希特勒斗争时与共产党合作,但他们不接受对斯大林的盲目崇拜。
而韩国进步势力却被“民主对独裁”的两分法所束缚,与共产主义的变形“人民民主主义”或毛泽东式新民主主义没有明确划分界限。
韩国进步势力若想像法国社会党那样在大选中获胜,首先要学习法国社会党是如何与落后意识形态明确划分界限的。


输入 : 2012-05-31 11:24  |  更新 : 2012-05-31 11:2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