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社论]韩现有火箭研发体系需改进

朝鲜日报中文网

查看韩文原文

韩国在今年内发射国产人造卫星“阿里郎5号”的计划有可能夭折。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原计划根据2007年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合资公司Kosmotras签订的合同,去年8月在俄罗斯太空基地用俄罗斯火箭发射“阿里郎5号”。
但俄罗斯政府一直在没有明确理由的情况下推迟发射卫星,对前天访问俄罗斯的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李周浩今年下半年发射的要求,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俄罗斯政府一直提议,如果韩国购买新开发的其他火箭,就在6个月内发射。
韩国在2009年和2010年把从俄罗斯进口的一级火箭和自主研发的二级火箭相结合,先后两次发射了“罗老号”运载火箭,但都没有成功。
当时韩国向俄罗斯支付了2亿美元,但俄罗斯提供给韩国的却是研发后一次也没有试验过的火箭。
2001年两国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时,俄罗斯承诺转让核心技术,但后来打破承诺,要求韩国购买成品。
太空技术是电气、电子、超精密机械工学、新材料、极限环境工学等众多高科技凝缩的领域。
尤其是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技术可以用于洲际弹道导弹(ICBM)等武器研发,所以国际《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禁止以军事目的买卖火箭技术。
火箭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转让技术的情况几乎没有。
韩国制定了在2021年之前自主研发韩国型火箭的目标,但是特定国家级研究所和一些政府部门左右一切的现有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上月17日搭载“阿里郎3号”升空的日本H2A火箭是由三菱重工、日本电气(NEC)、东芝等日本知名民间企业制造的,日本政府下属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设计整个系统后,对民间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韩国也要集合达到世界水准的民间企业、研究所、大学力量并最大程度地加以积极利用,从建立这样的运载火箭研发体系做起。


输入 : 2012-06-05 11:27  |  更新 : 2012-06-05 11:2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