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欧洲旅行时看到了无数令人震惊的战争废墟和老百姓困苦生活。
但我近距离看到的更惨不忍睹的就是韩国的废墟和贫穷。
”这是1952年4月来到在朝鲜战争(韩国称韩国战争、6•25战争)中成为废墟的韩国的美国救助机构一名干部说的话。
当时韩半岛百姓过着穷困的生活。
战争死伤人数达到130万人,背井离乡的人达到100万人,遗孀和孤儿分别达到30万人和10万人。
人们靠着美国等国际社会的援助勉强维持生计。
1950年至1961年,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累计达到25亿美元,军事援助累计达到4亿美元,分别占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总收入的12%和73%。
有人主张,美国的援助造成了韩国财政对美国严重依赖;国际收支逆差迟迟不解;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力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农民的贫穷化;加剧了对美国的从属关系。
但这只不过是一叶障目的短见。
对美国公法408号规定的过剩农产品援助的评价更是有失偏颇。
考虑到当时比国际价格更高的国内粮食价格和慢性饥荒,主张美国对韩国的粮食援助提高了对外国的粮食依存度或阻碍农民收入增加完全是本末倒置。
当时我们得益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援助,才能摆脱饥饿的痛苦与被侵略的恐慌。
如果再开拓思维,就能看到另一些事实。
上世纪60年代后推进的产业立国政策也是因为通过援助扩建铁路、公路、港口和发电站等基础设施才得以实行。
在此过程中,不仅是大集团,无数中小企业家也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原理,这些企业家的精神进而推动韩国经济走向繁荣。
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
韩国书写了仅仅用半个世纪就跻身经合组织(OECD)和二十国集团(G20)的成功历史,我们不能遗忘危难时刻为韩国经济注入新活力的国际社会的帮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我们要反过来帮助那些因战争和灾难陷入困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