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美国人一年收入在7.5万美元左右是最幸福的。
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组去年对面向45万人进行的盖洛普调查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研究组指出,并不是钱花得越多就感觉越幸福。
这是因为,即使是花很多钱买的东西,人们也总有一天会感到厌倦。
即使花巨额资金买了房子,喜悦之情也只能保持一个月。
从第二月开始,这里就会变成一个供人睡觉的普通的“房子”。
研究组指出,每年赚7.5万美元左右,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间很多的人最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埃德·迪纳表示:“韩国人幸福感低是因为过度的物质主义。
”面向130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物质价值对韩国的影响比美国、日本都要大。
幸福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挑战某种新事物、明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懂得对一天的生活感到满足。
但很多韩国人将金钱视为幸福的第一前提条件。
迪纳指出,韩国这样发展下去,即使成为更富强的国家,也感受不到真正充满内心的喜悦和惬意。
最近,一篇题为《中产阶层外传》的文章在社交网上疯传。
文章归纳了韩国中产阶层的标准。
即“不负债、住100平米以上公寓、月薪超过500万韩元、驾驶2.0排量的中型车、银行存款超过1亿韩元、每年都到国外旅游”。
在这个并不容易享受到这种经济富余的世界上,指代收入或生活水平的统计数字更是成为决定标准。
在今年8月实施的问卷调查中,50%的人回答自己“不是中产阶层而是低收入阶层”,产生被剥夺感的人大幅增加。
《中产阶层外传》还介绍了法国总统蓬皮杜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生活质量”标准。
即,熟悉一种以上外语和乐器,喜欢运动,供子女读到高中后让其独立。
俗话说“不懂外语的人连母语也不懂”。
而乐器可以使人脱离复杂的日常生活,将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心理学上将人类需求分为几个等级,满足“生理需求”是最低阶段。
韩国社会已经度过这个阶段,走向安全、获得名誉、自我实现的阶段。
中产阶层文化的目标是提升自尊。
但韩国还是用货币来衡量幸福指数。
但幸福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数字。
内心的温度计刻度上升时能强烈感觉到温暖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