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去过中国陕西省西安的碑林博物馆。
这里共有1.1万多个碑石,上面刻有王羲之、苏东坡等文人雅士的字迹。
我们一行人出声朗读碑文并释义,这时有中国人过来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听到我们来自“韩国”后,对方惊讶地说:“韩国人竟然能读懂中国古文?”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碑文就像天书一样。
这是因为他们只学习了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创造的简体字。
中国人经常说“一生干不完的三件事”。
即“吃不完的中国美食、逛不够的古都名城、写不完的中国字”。
中国汉字有8.5万多个。
甚至有人说因为汉字太多、太复杂而阻碍了国家发展。
20世纪初撰写《阿Q正传》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临终之前感叹道:“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今年6月末,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一家报纸在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消息时,将名字中间那个字写成“进”。
编辑人员因为“近”和“进”发音相同都是“jin”而搞混,所以受到惩罚。
在中国使用电脑和手机输入汉字时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例如在输入“北京”时,只要输入拼音“bei jing”中的b和j即可出现词语。
即使不会写字也没有什么障碍。
香港报纸报道称,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很多人连简单的汉字都写不出来。
从观众席中随机挑选的观众中,正确写出“厚”字的人还不到一半。
比较难的“蟾”字只有30%写对。
该报报道说:“在数字时代,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步。
”还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新造词。
意思是说,拿起笔来想不起字怎么写。
共产主义政权上台后推行汉字“简体化”导致中国人的汉字理解能力大幅下降。
现在连简体字都写不出来的现象可以说是“二次断绝”。
数字设备支配日常生活导致语言破坏的现象不只出现在中国。
韩国也有不少青少年把“계좌번호(账号)”写成“괴자번호”,把“외숙모(舅母)”写成“애숭모”,把“해괴망측(诡谲)”写成“회개망칙”。
电视里也经常出现“맨붕”(意思是哑然失色) 、“깜놀”(大吃一惊)等“破坏国语”的字幕。
在任何一个国家,“数字文盲”都令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