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感受“被英语”的滋味

朝鲜日报中文网


近日听闻在韩国国内某酒吧某上班族被迫接受英语服务,最后狼狈逃离该英语酒吧的报道。
这种“英语至上”的现象并非韩国独有。
在中国,从首都北京,国际化金融大都市上海直至江南小镇,到处充斥着中英文对照的牌匾。
尽管一些英文译名并不贴切也不规范,但是标上中式英文后就会让他人感觉上档次,有“来头”。
其背后的民族自卑心理和不自信的心态暴露无遗。
更有甚者,中国国内官方的教育政策制定机构硬是把英语作为学习者必须“通关”的谋生之道。
从中国孩子入园到招考博士生,英语是必考科目。
如果要想进入理想名牌大学,起决定作用的中国高考英语分数将直接影响考生们的成败。
即使在大学就读的大学生也得通过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些院校甚至有明文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否则就不能顺利拿到当年毕业文凭。
还有在职的国家公务员也得参加全国职称英语考试,否则他们的职称和职务的升迁必受影响。
教育领域的英语“横行霸道”如果说事出有因的话,日常生活和消费业中“被英语”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
如今各国品牌超市和大卖场大举入驻中国,与中国国内小而精的“菜市场”相比能让中国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一些大型超市里的物品英文标识往往让不会英文的顾客望而却步。
巴克和肯德基等快餐饮品店不断推出英文服务,只有个别接受良好外语教育的人士享受其用。
这种用英语包装的精英化服务模式人们早有微词,但是迫于一时国力不济,一直以来就被普通民众“习以为常”。
如今伴随着中国国力不断的提升,“中国梦”的引领,仿佛一夜之间让许多中国人开始感悟到母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近一段时期在中国出现了重新审视英语“霸主”地位的现象。
最为典型的指标性转变就是中国的教育部开始酝酿让英语从中国高考的科目中独立出来,从此中国的母语汉语考试与来自外来文化的英语考试被“分家”了,两种语言的“争斗”,到最后以英语被“请出”高考而落幕。
这一戏剧化的转变反映出有一部分中国人开始反哺母语的情结,但是英语的强大影响力出来没有被削弱过。
如今出国对于普通中国百姓来说也是常事,我们不难发现国内有钱人到英美欧等西方国家“淘金”;钱不多的也会想方设法到日韩或东南亚“转悠”;没有几个钱的也要撑破头皮到台湾或香港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
近来在中国盛行一时的国外代购更是推波助澜了英语“实用主义”盛行的运动。
这种无孔不入的英语人生仅仅靠政策“打压”是消亡不了的。
事与愿违的是伴随着中国不断的掘起和国际化,“被英语的人生”将在今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存在于中国普通百姓生活之中,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段“不同凡响”的英语人生吧。
读者 季绍斌(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不代表朝鲜日报中文网观点)

输入 : 2014-04-04 13:38  |  更新 : 2014-04-04 13:3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