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100年之后,东北亚局势发生了变化。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败后依然创造了“制造业神话”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丧失活力。“失落的十年”变成“失落的二十年”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终于在2010年被中国超越。这是1978年开始推进经济改革的中国30多年来取得的最大成果。这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超越中国的情况截然相反。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怀恨在心的日本安倍内阁通过“安倍经济学”复苏经济,并走上了有能力进行战争的“普通国家”之路,从而使中日之间的紧张局势日益升温。从两国国力的浮沉历史中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国力相差无几时最有可能爆发战争。朝鲜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战场是因为韩国国力弱,在中日两国国力相近的情况下,缺乏可以平衡两国关系的势力。而当时位于世界秩序核心的英国也对东北亚势力均衡毫无兴趣。
但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在2014年的东北亚,美国有决心和能力担当阻止中日冲突的协调者(balancer)。美国虽然是日本的同盟国,但也不希望中日发生战争。由于中国向美国在东亚地区拥有的战略既得利益发起挑战,所以美国希望借用同盟国之力来牵制中国。美国希望日本分担美国的对中战略,而不是发生战争。
由此看来,为了在东北亚势力均衡的局面下解决“北韩问题”并完成统一大业,韩国必须抓紧韩美同盟这根线。因此,奥巴马政府的“亚洲再平衡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战略无论是针对中国还是有其他目的,毕竟是将偏向中东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亚洲,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近期的中日关系比作一战之前的英德关系,暗示双方有可能发生冲突,同时还表现出改善北日关系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开始对韩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韩国总统朴槿惠和习近平将为发展目前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的两国关系进行全方位讨论。但是,如果韩国希望美国继续在中日关系中发挥协调者的作用,就必须在发展韩中关系的同时让美国相信韩中关系和韩美关系存在本质区别。韩美同盟是在共享自由民主主义价值的情况下应对北韩军事威胁,而韩中两国并未取得政治共识,只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逐步扩大合作领域,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和韩美同盟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当美国坚信这一点时,就会“真正”接受韩中关系的发展。因此,习近平访韩期间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这种战略范畴下积极推进韩中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