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访问法国时带去了“大礼包”。双方签署了规模达180亿欧元的投资、采购合同,其中包括订购70架空客客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6月访问英国时,双方就140亿英镑的经济合作方案达成了协议。德国总理默克尔本月初访问北京时,中方也送出丰厚的礼物,包括订购100架空客直升机等。
从中国领导人这种“大手笔采购”的外交风格来看,习近平最近访问韩国时给韩国带来的“礼物”实在寒酸。习近平此次访韩期间的主要新闻就是为韩国泡菜出口中国开路。此外,双方还就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年内达成妥协、设立韩元和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等重要问题达成协议,但其得失和效果并不明显。
但韩国不必因此而感到郁闷。中国现在已经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市场,韩国在韩中贸易中创造的顺差规模最大。去年对中贸易顺差达628亿美元,大幅高于整体贸易顺差(440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使习近平主席空手而来也不足为奇。对于韩国而言,中国没拿贸易逆差问题做文章已经是万幸。
韩中FTA的损益难以计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去年韩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所占比率为26.1%,是对美出口(11%)的2.5倍。再加上香港、台湾,韩国对华语地区的出口依赖度超过了33%。
如果签署FTA扩大贸易规模,过于依赖中国所带来的风险必然会进一步增大。如果中国经济出现异常迹象,韩国会受到最严重的冲击。这无异于韩国经济被华语经济圈吞并。因此,与中国签署FTA要比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更加慎重。
有预测称,韩中签署FTA后,韩国制造业将受益匪浅。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在韩国主力产业电子、造船、机械等领域,韩国和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急剧缩小。三星电子这种大企业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因中国企业的迅猛追击而苦不堪言。有预测称,到2016年,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领域的全球霸主都将是中国企业。韩中FTA从整体上看应该说是一桩赚钱的买卖,但对韩国产业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考虑到积极推进FTA的中国的意图,计算起来就更加复杂。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推进韩中FTA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中国此举被视为动摇韩美日合作机制并牵制美国的手段。中国主导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也是为了对抗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
因此在推进韩中FTA的过程中,除了衡量经济方面的实际利益之外,还需要在政治、外交、安全领域做出战略判断。不能简单地以“韩国守护住农产品市场、中国开放工业品市场”作为衡量标准。韩中FTA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