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随着收入增加带动着购买力的大幅提高,其市场成为世界最激烈的商业疆场。跨国企业和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正在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在家电、大型超市、机械设备等领域,大多数韩国企业最近因销售低迷而面临困境。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乏骁勇善战的明星般的企业。它们就是20多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爱茉莉太平洋和韩泰轮胎。
爱茉莉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从2011年的1909亿韩元提高到去年的3387亿韩元,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137亿韩元。如不出意外,今年营业额要超过4000亿韩元,短暂3年将翻一番。韩泰轮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居首位,将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跨国制造商抛在后面。该公司设在浙江省嘉兴的厂家忙得不亦乐乎,4个梯队三班倒,24小时连头转,但由于最近订购量太大,仍然供不应求。
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公司各有特色的“打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爱茉莉于1993年成立中国分公司进行试销的时候,没有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选择了远离经济特区的辽宁省沈阳市。董事长徐庆培说:“当时怎么想都觉得在上海赚钱没把握。正值一筹莫展,公司创始人徐成焕先生建议去他在伪满时期被强行征用到的地方——‘奉天(沈阳)’,因为他比较熟悉那里的情况。前往沈阳是如此下的决心。”
爱茉莉把国内使用过的旧设备搬到沈阳,大幅节约了投资成本。当时的想法是“即使失败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靠“抠门儿经营”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慎重态度,爱茉莉在打进中国市场的第三年就扭亏为盈,中国生意有了自信。
细致周密的准备也必不可缺少。韩泰轮胎中国研究开发中心(CTC,1998年)和嘉兴、淮安厂家,在工厂竣工(1999年)之前的5年多时间里,一边将在韩国生产的轮胎出口到中国销售,一边彻底分析了中国商品交易的特点和市场形势。
爱茉莉也是如此。为了在中国成功推出1994年上市后倍受年轻人欢迎的“兰芝”品牌,该公司做了非常全面的准备工作,如先将香港视为试销市场(test market),利用3年时间面向3500名当地消费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得益于此,兰芝品牌于2002年9月落户上海,目前在中国全境300多家百货商店设有柜台,各柜台每月平均销售额高达1亿韩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打产品。
在此基础上,爱茉莉又陆续在中国市场上推出“梦妆”(2005年)、“雪花秀”(2011年)、“爱丽”(2012年)等品牌,这一战略一举成功。韩泰轮胎配有110多个性能测试机和物理实验设备,针对当地公路的特点生产了针对性产品。韩泰轮胎和中国主要出租车公司签订合同,于10个城市在2000辆出租车测试产品,经检测完善产品性能。这种努力现在仍在进行。
中国内需市场规模预计在6年后的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到9兆美元。如果在此过程中被淘汰,韩国经济和产业将不见前景。在必须破釜沉舟的中国商业疆场,希望能涌现出更多像爱茉莉太平洋和韩泰轮胎那样以智取胜的韩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