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太平路]韩企要在全球范围内广纳贤才

朝鲜日报产业部主任 曹中植

查看韩文原文
苹果公司最早推出iPhone手机是2007年。iPhone在韩国上市的时间是2009年11月。在功能手机市场上陆续推出“千万手机”(销量在1000万部以上的手机)并大获成功的三星电子在这时遭遇“iPhone”的冲击。三星电子将全公司的核心力量都集中在智能手机上,并于2010年6月推出了“Galaxy S”。随后,三星电子凭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拼尽全力与苹果公司展开竞争。去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创下10万亿韩元以上的营业利润,刷新最高纪录。但这只是昙花一现。营业利润从此开始一路下滑,从10万亿到7万亿,再到今年第三季度的4万亿韩元。

从“iPhone风险”到“业绩风险”,三星电子短短5年里经历了两次风险,这给韩国整个产业界发出一个信号。即,韩国的成长和成功模式已经遇到瓶颈,很快就要过期。

韩国是后起步工业国。因为比别人起步晚,所以一直效仿提前实现产业化的国家和企业。韩国不是去创造原来没有的东西,而是在别人创造之后,用更低的价格、更高的效率去跟着做。通过这种方式,韩国在造船、钢铁、芯片、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领域超越了原来领先于韩国的先进企业,坐上第一把交椅。

这种模式很快就要变成过去式。在技术创新周期极短的IT领域,“效仿别人做得更物美价廉”的方式有效期还不到5年。三星电子遭遇的“业绩风险”是缺乏创造力的企业必然要面对的结果。出现公司成立以来最严重亏损的现代重工、多年来一直没有摆脱低迷局面的POSCO等韩国代表性大企业最近纷纷陷入低迷,这都是因为有效期很快就要过去。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韩企必须为自己注入拥有创造力的新鲜血液,哪怕从外部“移植”。但韩企现在仍然只从5000万韩国人中选拔人才。而苹果、谷歌、微软都在全球70亿人口中选拔人才。以谷歌为例,13名首席副总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中,有6人来自国外。而三星、现代汽车、LG的海外法人代表中,99%是韩国人。中国企业也不像韩国这样。从韩国法人代表来看,大都是韩国人或朝鲜族。

▲ 曹中植
通过美国企业评价网站“Glassdoor”可以了解外国员工对韩国企业的看法。“Glassdoor”网站只允许在该企业工作或工作过的人留言评价企业。外国员工对韩企的大体评价包括“工作和生活平衡?这里情况最差”、“重要的不是创造什么成果,而是工作到多晚”、“听命令做事。喜欢这种方式可以加入军队”。实际上,韩国很多大企业都将凌晨上班和周末加班视为一种“传统美德”。

在这种企业中,拥有创造力和改革精神的外国人才很难发挥才能。如果继续保持无法接受其他国籍、人种和文化圈人才的组织文化,韩国企业不仅无法突破危机,还会被推向孤岛。

输入 : 2014-10-16 18:29  |  更新 : 2014-10-17 08:5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