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千年后的韩国音乐剧实际是双轨并行,一方面是把西方音乐剧的传统经典剧目韩文化,比如在音乐剧市场上经久不衰的《歌剧魅影》、《猫》、《妈妈咪呀》、《阿依达》等等都转换成了韩文演出。这些名剧可以笼络人心,把热衷音乐剧的观众群体固定下来,而且这些名剧本身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同时它也是跨越种族或国界的,因而它也总能被不断翻新改版,做到历久弥新,这样对于音乐剧死忠来说总能在不同阶段重温经典无疑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同样当有新的优秀剧目或新版本的经典出现时,韩国市场也会加以引进,比如今年八月市场上的一出《开膛手杰克》的音乐剧据说版本就是引进自东欧捷克。
随着韩国音乐剧市场发展的需求,原创剧目也开始蓬勃兴起,因为韩国人固有的民族情结颇深,再加上要拓展满足不同阶层背景的本土市场受众,培植新的观众缘,原创无疑是很重要的手段,因为原创剧目某种程度上简化了进入的门槛,毕竟原创的基础在于“乡情乡音”,亲和力不言而喻。目前据统计韩国音乐剧原创剧目数量已达到市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虽然原创在票房上与经典或引进的版权剧目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从音乐剧扎根本土及未来发展来看,则是必须努力走下去的必由之路。
近十年来韩国的音乐剧可以说是喷薄而出的态势,俨然已是东亚音乐剧举足轻重的重镇,不但本国市场活跃,而且同时把手伸向了周边的地区国家,先后打进日本和中国市场。从本土而言,首尔在公共场所诸如地铁站内经常可以看到灯箱或电子屏的音乐剧演出广告;演出场地则是不再仅限于大学路这样的特定地段,而是各区域新建的专用剧场以及大型商场中隶属的文化中心,据统计数字来看可用于音乐剧演出的大小剧场近年来不断增加,从中不难看到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推动政策以及大财团的回馈社会的理念所起到的作用,这也保证了演出市场规模化的要求。而对于受众层面来说,韩国国力的上升及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日渐庞大的中产层的文化需求就变成了一块可以做大做强的蛋糕。
可能对于普通受众而言,歌剧太过高雅阳春白雪了点,大型演唱会摇滚音乐节之类的又太过张扬耗力,而音乐剧似乎恰到好处。周末和亲眷抑或朋友一起去离住家社区不远的剧场欣赏两个来小时的音乐剧,舞台比电影屏幕来得更直观些,而且有歌有舞又有戏,既不过于嘈杂又声色俱全还不艰涩难懂,身心因此很好的得到了娱乐和享受。看完之后还可以在shoppingmall里就近的食肆就餐或顺便再逛逛街购购物,休闲时间因而可以比较充分满足地得到利用。尽管一场音乐剧的票价并不便宜,这源于一出剧目的制作成本比较昂贵,但是受众觉得还是物有所值,因而近些年来韩国音乐剧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成为文化产业中位居前列的项目。
韩国音乐剧市场的隆兴除了得益于制作团队的日趋专业化精良化以外,树立音乐剧起家的明星以及引入娱乐市场上的优质偶像明星也是非常巧妙的策略,这些明星带来了不菲的品牌效应以及巨大的票房号召力,同时对于明星演员自身经历舞台演出的历练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质素和能力并因此拓宽了可以涉足的领域延长了自身的演艺周期,因而对于双方而言都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当今社会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对于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及生存都带来了崭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融合,交互,创新,既有技术手段和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保障,但同样受众的口味趋好以及新门类的应运而生等变迁也会对现有的演出门类带来冲击。不过就当下的韩国音乐剧市场整体来看,还是处在一个相对良性的境况中,从乐观层面而言,随着韩国文化产业的更加成熟,音乐剧市场的未来应该被看好,因为他的边际效应还远远未达到极限,培植的土壤以及创新的空间还具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对于所有喜爱音乐剧的观众来说理所当然地期冀韩国音乐剧能够长久地繁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