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尚未发布,但中国国内外的机构们推测,在中美进行贸易战的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5-6.6%。和2017年(6.9%)相比降低了,但完成中国政府的目标(6.5%)应该没有大问题。但中国当局年初其就明显表现出了焦躁的迹象,正在放款,采取振作经济景气的措施。这是因为如果观察增长率的内幕,就会发现存在不少严重问题。
中美彼此进行了粗暴的关税报复措施,但出口并没有问题。中国去年对美出口为4784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11%。对美贸易顺差也增加了17%,达到3233亿美元,刷新了历史最高值。其很大原因是由于出口量集中到了关税报复措施生效之前。
问题在于内部。最痛苦的部分就是消费的低迷。中国政府过去一直自信就算进行中美贸易战也没有多大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形成了消费增长贡献率为60%以上的内需核心经济。
但原本信赖的消费接连倒塌。消费的两大支柱——新增住宅和汽车购买与前一年相比均出现负增长。汽车销售时隔28年第一次出现下滑。智能手机销售减少了15%以上,白色家电企业也不断出现销售下滑的情况。刨除物价上升因素之后,中国去年上半年实质性的零售额增加率为7.7%,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低值。
消费低迷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短期来看,减少过剩生产设施、压缩负债的结构调整造成的影响很大。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同时导致家庭负债激增。为了买房而大量贷款,偿还利息后,让消费余力下滑。贸易战导致股市暴跌,人民币迅速贬值,对未来的不安感加重也是一个原因。
然而更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可劳动人口的减少。中国的消费增长率开下滑,并非最近一两年的事。2008年达到22.7%的消费增长率,从2011年起每年下滑,2017年降至10.2%。推测去年已经跌至个位数的8.%。这与中国可劳动人口从2012年起每年减少几百万人的趋势几乎同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易富贤分析称:“目前中国的可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比率与1990年代的日本非常近似。”一如日本经济由于低生育率在1990年代遭遇危机,中国经济也遭遇了人口冲击带来的经济危机。
中国在2016年放弃了改革开放以后保持的独生子女政策,引进了二胎政策,但未能找到解决低生育问题的头绪。中国社会科学院本月初发布的人口报告书预测:“如果像现在着这样持续低生育,2027年起中国人口将减少。”中国目前的生育率比日本还低。
中国年初决定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扩大铁路建设投资等,正在拿出各种对策,但很多预测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会比去年大幅下滑。这是因为去年11月起,美国报复性关税措施造成的出口萎缩成为现实,国内消费和投资的下滑趋势也难以挽回。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研究所认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止步于6.1%,明年将降至5.8%。”7-8年前还在担心“保8”的中国,现在遭遇了必须纠结于“保6”的问题。
增长率下滑正在改变中国的市场结构。消费模式和过去大为不同,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正变得更为激烈。韩国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如何适应这样的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