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万物相]60岁的大脑

朴建炯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谷歌共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声称要“征服死亡”,投资数万亿韩元(1万亿韩元≈53亿元人民币)进行抗衰老研究。他对寿命是普通老鼠10倍,能够存活32年的裸鼹鼠进行研究,目的是实现永生的梦想。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也向衰老研究所投入巨款。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直接称要将精神转移到机器人身上活下去。坐拥财富之人转而以延长生命为目标,无论是22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还是现在几乎如出一辙。

▶2015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团队开始一项临床试验。他们声称要用一种名为二甲双胍的糖尿病药物来治疗衰老。他们将衰老视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而非自然规律。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癌症发病率,并延缓认知低下和痴呆症的发生。虽然尚未找出准确的原因,但如果二甲双胍试验取得成功,那我们普通人也可以花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买到一粒不老药。

▶目前解释老化的最有力的学说是1982年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教授提出的。她提出,在染色体末端保护染色体的“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扩大而逐渐变短,待端粒磨损殆尽,细胞就无法正常复制,失去复制的力量。布莱克本揭开了有“老化时钟”之称的端粒的真相,并于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过去的30年里,大部分老化研究都在寻找防止端粒磨损的方法。

▶最近,“吸血鬼实验”备受关注。将年轻老鼠的血液注入年迈老鼠的身体,年迈老鼠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变快,脑细胞神经元数量也出现翻倍。肌肉和肝脏也变年轻了。由此出现了大批按照这种原理制造返老还童药的初创企业。也有人试图在血液中找到返老还童的蛋白质。目前,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寿命上限是115岁,今后这个数字还有望继续增加。

▶德国研究团队发布一项研究结果称,人的认知能力到60多岁前维持稳定状态。在面向118万人进行的实验中,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越年轻越快,但信息处理速度到60岁为止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年纪越大,失误率越低。也就是说,年长者会为了给出慎重、确切的回答而苦心思考,所以认知速度只是看似变慢了而已。人类的大脑并没有发生变化,单单因为对年龄的偏见,选择60岁让人退休。现代科学正在开启120岁、150岁时代。是时候打破社会对衰老抱有的成见。

输入 : 2022-02-21 10:08  |  更新 : 2022-02-21 12:13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