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解释老化的最有力的学说是1982年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教授提出的。她提出,在染色体末端保护染色体的“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扩大而逐渐变短,待端粒磨损殆尽,细胞就无法正常复制,失去复制的力量。布莱克本揭开了有“老化时钟”之称的端粒的真相,并于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过去的30年里,大部分老化研究都在寻找防止端粒磨损的方法。
▶最近,“吸血鬼实验”备受关注。将年轻老鼠的血液注入年迈老鼠的身体,年迈老鼠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变快,脑细胞神经元数量也出现翻倍。肌肉和肝脏也变年轻了。由此出现了大批按照这种原理制造返老还童药的初创企业。也有人试图在血液中找到返老还童的蛋白质。目前,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寿命上限是115岁,今后这个数字还有望继续增加。
▶德国研究团队发布一项研究结果称,人的认知能力到60多岁前维持稳定状态。在面向118万人进行的实验中,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越年轻越快,但信息处理速度到60岁为止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年纪越大,失误率越低。也就是说,年长者会为了给出慎重、确切的回答而苦心思考,所以认知速度只是看似变慢了而已。人类的大脑并没有发生变化,单单因为对年龄的偏见,选择60岁让人退休。现代科学正在开启120岁、150岁时代。是时候打破社会对衰老抱有的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