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过度依赖中国市场而背负着“中国风险”的韩国,情况与德国大同小异。1992年韩中建交后,韩国乘着中国市场急剧膨胀的东风,享受了增长的成果,但同时对中国的依赖度也在畸形扩大。出口总额的31%流向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是出口比重排名第二的美国(15%)的两倍。服装、化妆品、生活用品产业对华出口比率高达60%至80%。进口的情况也大同小异。韩国购买的每6件进口商品中就有1件来自中国,占整体进口商品的80%以上。作为韩国主力产业的电池,90%以上的生产用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说中国已经抓住了韩国的经济命脉也并不夸张。去年中国降低污染减排剂——尿素水的供应后,柴油卡车停运,导致物流出现问题,这表明了韩国所处的状况。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本质上是共产党独裁国家。如果他国违背自己的意愿,中国会毫不犹豫地挥舞报复的大刀。尤其对韩国还有贸易报复管用的认识。2000年禁止进口中国产大蒜后,中国通过禁止进口韩国手机进行报复,此后中国动不动就打贸易报复牌。2017年发生萨德事件时,中国攻击没有任何关系的乐天集团,导致乐天的中国业务停摆,中国还下达限韩令(韩流禁止令),给韩国的旅游产业造成20多万亿韩元(人民币约1040亿元)的损失。文在寅政权屈服于中国,说自己是“小国”,整整5年一直保持低姿态。在引入市场经济初期,中国似乎恨不得掏心掏肺,招揽了韩国企业,却在本国企业站稳脚跟后,通过补贴歧视等各种不公平交易行为困死韩国企业。
中国是共产党随心所欲的国家,法律只是摆摆样子。如果经济上依赖这样的国家,会落入和德国一样的处境。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也许眼下很有魅力,但共产独裁国家随时会变成严重的风险。就算艰难,也要通过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的多元化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中国用禁止稀土出口进行报复后,日本将进口来源改为东南亚等地,澳大利亚通过扩大与印度的贸易寻找突破口,这些国家都在提供对策。新的世界秩序将以共享核心价值的价值同盟为中心实现重组。面对自由民主等核心价值的威胁,不可能存在妥协。在维护主权和自由意志的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开始周密的、不懈的努力。中国觉得贸易报复不能动摇韩国时,才能开启健康的韩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