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关于韩国决定对美直接投资3500亿美元以换取下调关税的贸易协定,“即将收尾,正在协调细节。”
22日,美国保守日刊《华尔街日报》(WSJ)发表社论谴责称,作为贸易协定的一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韩国和日本政府分别索要3500亿美元和5500亿美元,直接投资向特朗普政府指定的领域,“此举没有先例,实现可能性渺茫,还会给美国的治理体系(governance)与国会的预算审批权带来严重的问题。”
WSJ社论写道:“美国过去没有过总统可以随意投资数千亿美元的先例”,“负责管理这笔资金的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将难以避免政治压力,被迫使将钱投资给与特朗普、共和党政治关联密切人士所运营的企业…导致不当投资或腐败的风险极大。”
如此巨额的资金采取“政府对政府(G2G)”的投资形式,由美国政府(实际上是总统及其亲信)全权掌控,这种无需国会批准、不经法律预算批准(appropriation)运营的类似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在美国是史无先例的。
实际上仅凭特朗普政府的公开表述看似“成功”,但参考敲定细节事宜的美国与日本的谅解备忘录(MOU),发现内容不尽相同。
美日MOU明确规定,美国境内直接投资资金将投向“认为有助于提升经济及国家安保利益的领域”,即金属、能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另外,特朗普政府针对每笔投资还将成立“特殊目的法人(SPV)”,由总统或总统指定的管理者做出选择和加以管控。
相较于台湾芯片企业TSMC决定在亚利桑那州建设芯片工厂的民间企业投资形式,这种政府间的投资与之大为不同。
MOU规定,截止至2028年,日本每年需投资1830亿美元,该金额相当于日本GDP的4.4%。而且自美国提议投资项目之日起,日本必须在45天内支付所需资金,如有违反将被征收更高的关税。
在这项政府间的投资交易中,日本的地位是“有限(limited)合作伙伴”。在初始投资款5500亿美元全部收回前,日本尚可以享受与美国各50%的收益均分,但投资款收回完成后,美国将拿走全部收益的90%。
社论诊断称:“许诺的投掷金额过于庞大,日本每年需拿出GDP的4.4%,韩国3年内需每年拿出GDP(以2024年为基准1万7500亿美元)的6.5%”,“日本与韩国政府均为需对本国选民和国会负责的民主国家,尤其领导少数派政府的日本新任首相竟会答应这种条件并向外国政府开具支票,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在强迫韩日履约,正如9月11日卢特尼克嘲讽的那般,“日本必须彻底拉爆本国的财务报表,通过大规模举债来兑现承诺。”
WSJ提议:“日本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为1.8%,韩国约为2.3%”,“他们要去哪里筹这笔钱?与其强迫他们向特朗普基金注入两三倍的资金,不如让两国提高国防开支来得实际。”
社论指出:“美国没有过允许总统威胁同盟国不给钱就征收更高的关税,并把巨款用在自己认为合适地方的先例”,要知道共和党连获得国会批准的拜登政府“绿色能源基金”都大肆批判过。
2022年8月,美国国会批准了环境保护局(EPA)支援清洁能源项目的27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基金”。但共和党当时批评称,这笔钱是政府可按照利害关系随意分配的“金条(gold bar)”和“秘密政治资金(slush fund)”,特朗普政府已于3月终止了该基金。
社论预测称:“如果民主党总统利用关税权限敲诈同盟国,以‘不当’为由召开听证会强烈反对才是合理的行为”,“特朗普总统的投资基金也应承受同等水平的监督与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