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军官民合力 世界艺术品市场刮“中国风”

中国文化迈出国际化大步:艺术品

Gwak A-ram

查看韩文原文

▲图为,2011年位居世界美术品拍卖价格排行榜第二位的王蒙的《雉川移居图》。
在中国保利拍卖会上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


2002年的世界艺术市场被欧洲、美国的西方艺术家掌握。
当年在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排行榜上居首位的是鲁本斯的《对无辜者的大屠杀》(约823亿韩元)、第二位是毕加索的《带项链的裸体女人》(约265亿韩元)。
作品成交价前100位以内的非西方画家一个都没有。
但短短9年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成交价居首位的是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718亿韩元)、第二位是元末画家王蒙的《雉川移居图》(668亿韩元),进入前十位的有三名中国画家。
世界艺术市场已被中国占领。
2006年中国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占有率仅列第四位(4.9%),但2010年已跃升至第一位(33%),2011年(39%)继续蝉联第一宝座,并进一步拉大与第二位美国之间的距离。
◇军、官、民联成一线中国美术市场取得惊人发展的动力是“中国也是世界艺术中心”的中华主义。
中国政府、军队、富豪组成三角编队,共同推高中国画家的作品价格。
2010年11月在伦敦班布里奇拍卖行的拍卖中,18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陶瓷器被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中国人以5160万英镑(约915亿韩元)的价格买走,创下中国美术品有史以来最高拍卖价格。
《金融时报》指出:“得到中国国营企业、最大防卫企业保利集团委托的中间人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保利集团要找回清朝末期被运往国外的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使作品价格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中国最大拍卖行保利拍卖行的母公司保利集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营企业。
从制造武器到生产牛仔裤,解放军拥有数万家子公司,掌握巨额资金,不断实现着“文化中华主义”。
保利拍卖行2005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中购买了价值9000万美元(约897亿韩元)的中国古董,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中以800万美元(约87亿韩元)购买了中国王室的青铜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下属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在艺术界掀起强烈的中国风。
图为解放军下属拍卖公司保利拍卖行2007年在北京举行拍卖会时,竟拍者通过电话竞争价格。
照片=彭博社


中国第二大拍卖公司嘉德(Guardian)拍卖行的主要投资者是中国政府。
嘉德拍卖行在官网上表示,公司收回流落海外的中国文化遗产获得中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评价。
Art Company公司代表金顺应(音)表示:“多次听中国收藏家们说中国画家的作品怎么能比毕加索便宜。
中国政府和军队为似乎为恢复中华自豪感而积极出面参与。
”中国政府2009年制定了艺术品拍卖相关规定,并由政府和拍卖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等,积极介入美术市场。
中国国内的拍卖行从2000年的13家增加到2010年的204家,10年里增加了15倍,成交总额也从2000年的10.143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573.516亿元人民币,增加了56倍。
在拍卖市场上尤其受欢迎的作品是中国古书画以及齐白石、张大千等清末和近代画家的作品。
这是“使一度在西方枯萎的东方传统文化找回立足之地”的想法。
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等活跃的前卫画家也改变画风,开始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不付钱与泡沫争议艺术界的中华主义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带来副作用。
2009年举行的伊夫圣罗兰收藏品拍卖会上,以约合540亿韩元的价格拍得两件清朝兽首雕像的中国人称:“这是法国从中国掠夺走的东西,不需要付钱。
”首尔拍卖行美术品拍卖组崔组长说:“有些中国人只是抬高作品价格,却不付钱。
”为应对这种情况,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从去年秋季拍卖会开始引入了担保金制。
即,向新顾客和两年内没有购买记录的顾客收取20万港币或竞拍作品出让最低价20%的担保金。
高达估价数十倍的价格也引起“泡沫争议”。
艺术市场研究所所长(江南大学教授)徐镇洙表示:“对毕加索作品的需求遍及全世界,而中国作品只有中国需求,这也是引发泡沫争议的原因。


输入 : 2012-01-19 16:22  |  更新 : 2012-01-19 16:2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