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古典音乐中心是欧洲,100年前是美国,50年前是日本。
现在是中国。
”(郎朗)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被视为最具美国色彩的钢琴大赛。
2009年参加该比赛的29名选手中有6人是中国人,2005年的35名参赛选手中有8人是中国人。
2001年和1991年分别有3人和1人。
由于中国的参赛选手增加,获奖概率也相应提高。
2009年中国选手张昊辰获得并列第一。
2005年进入决赛的6名中国选手之一的黄楚芳获得当年克利夫兰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引领中国古典音乐热潮的著名钢琴家郎朗(照片上)。
下面是钢琴家李云迪(右)和大提琴手王健。
照片=索尼音乐、环球音乐提供
在世界古典乐舞台上,中国简直是发展迅猛。
尤其是,“后备军”规模庞大。
截至2012年,在中国学习钢琴的人从幼儿园学生到大学生共有3000万人,小提琴学生则有1000万人。
仅在沈阳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就有8000人。
中国音乐家协会表示,每年有20万人参加中国音乐学院招生考试。
考生人数比30年前增加了40倍以上。
2006年,中国142家工厂生产了37万台钢琴、100万把小提琴和600万支其他乐器。
◇政府大力兴建剧院和宣传音乐家中国政府对建设音乐基础设施可谓不遗余力。
大型音乐厅建设热潮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仅能容纳1500名以上观众的大型音乐厅就有4个,分别是斥资6000亿韩元于2007年9月完工的国家大剧院、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大会堂、中山公园中山音乐堂、保利剧院。
2010年中国还新建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15个大型音乐厅。
大提琴手王健说:“未来20年中国将新建200个剧院。
”

中国政府还积极宣传本国音乐家。
去年1月,奥巴马在白宫设宴款待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受邀进行演奏。
借此机会,中国政府在纽约时代广场电子屏幕上播出了郎朗等中国明星的宣传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政府授予郎朗古典音乐宣传大使,取得了良好的反应。
此外,中国从2006年开始举办小提琴、钢琴等3个国际比赛。
首尔大学名誉教授金敏(音)说:“去年10月在青岛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小提琴国际比赛的冠军奖金是5万美元(约5600万韩元),高出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和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比赛等世界著名钢琴比赛的冠军奖金(1000万至3000万韩元)。
中国积极吸引海外音乐家前来参赛,以弥补落后于西方的历史和权威。
”据悉,近来中国投资者购买全世界仅有450把的斯特拉迪瓦里和卡马戈亲手打造的高级乐器。
◇世界著名乐团不去日本也要去中国世界著名乐团如今都先去中国。
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成立于1888年,是和柏林爱乐乐团齐名的世界著名管弦乐团。
该乐团在2010年11月举行亚洲巡回演奏会时,仅在日本和韩国进行了演出。
但今年2月的亚洲巡回演奏会将排除日本,前往中国进行演出。
去年8月曾来到韩国的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和蒂凡音乐节管弦乐团也仅在北京、上海、首尔举行演奏会,去年11月来韩的柏林爱乐乐团在亚洲巡回演奏会中增加了中国站,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今年3月将只在中国演出。

▲2007年完工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音乐家们回避日本是因为去年的大地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对中国“盛情难却”。
锦湖韩亚文化基金会音乐事业组科长朴仙姬(音)说:“2010年上海博览会后,中国政府积极邀请海外著名音乐家和乐团到中国演出。
随着中国的音乐厅数量增加,在中国演出能够获得和过去在日本举行巡回演奏会时同样的收益,所以世界著名乐团纷纷到中国演出。
”外国企业的赞助也大增。
在今年中国新年音乐会上,郎朗获得3亿韩元的报酬。
中国的演出获得德国奥迪、瑞士劳力士和万宝龙、意大利男装品牌杰尼亚、美国施坦威公司等瞄准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的赞助。
中国政府以向赞助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的方式争取更多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