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能源之“渴” 中国将如何解决?

周刊朝鲜/撰稿=Yu Min-ho,Pacific21 所长

查看韩文原文


很多人说中国会掌握21世纪霸权。
他们预测称,由于美国经济力量和外交领导力日趋减弱,到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经济的2025年,中国将成为主导世界的国家。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奥戴德•申卡尔的著作《中国的世纪》(2006年)成为经常被提及的中国霸权论的根据。
笔者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颠覆美国。
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是能源进口国。
中国的能源进口量每年都直线上升。
二战时期,德国战车比英国和美国坦克更先进。
但来自前苏联的石油供给中断后,导致战车在战场上熄火。
“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沦为“沙漠之鼠”。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需要从外国进口。
据悉,仅就石油而言,2020年中国的进口总量将达到800万桶(以一天为准),这个数字是英国、法国、德国等所有欧洲国家进口量之和。
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将达1200万桶,而石油产量预计仅为400万桶。
能源使用效率低下不仅是原油,原油提炼设施也严重不足。
因此相邻的韩国获得炼油相关巨大收益,但中国仍属于能源落后国家。
韩国也是不亚于中国的石油进口大国,但从整体来看,没有像中国那样严重。
这里所说的整体不仅包括石油,还有煤炭、原子能、天然气、绿色能源等。
从韩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势头一定程度上已经停止,能源供需似乎也达到均衡。
而中国却不同。
因保持近10%的增长势头,对能源的需求也呈几何级数增加。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想生活得像美国人一样,还需11个地球。
就是说,整个地球的能源现状无法满足中国巨大的能源需求。
中国能源不足不仅体现在量的问题上,在能源效率的质的方面也相当落后。
据200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的能源效率比日本和美国约低35%。
就是说,即使使用同样的能源,中国耗费在毫无必要之处的能源比美国和日本多出35%。
中国从国外进口的能源占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中国能够有效使用能源,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
与能源问题相关,一直在困扰中国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环境问题。
就是防止二氧化碳问题。
虽然中国并未加入关于禁止二氧化碳扩散的国际公约,但中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主要原因在于煤炭。
冬天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的瞬间会让人有些眩晕,因为煤气味道过浓。
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有人可以适应这样的环境,但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人,在北京停留期间会一直受到头痛的困扰。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来自煤炭的二氧化碳等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中国人自己也无法忍受的地步。
不是因为顾全世界,而是因为中国人自己也难以喘息,所以决定改善方向。
中国把目光转向绿色能源。
无污染天然气成为中国最关注的能源。
以2010年为准,中国的天然气消费规模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大幅低于美国的23%和俄罗斯的48%。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这一比重提升到10%。
这样,2020年所需天然气共达7200万吨。
其中4400万吨将从国外进口。
绝大部分将从俄罗斯购买,但美国也成为重要的进口来源。
美国已从2008年开始向国外出口天然气。
目前日本是最大进口国,但从2013年起中国或成为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
饱受能源不足、能效低和二氧化碳问题困扰的中国开始全力以赴确保能源。
只要是有能源的地方,中国就会大规模投资,或采取预购等方式。
地图上位于埃塞俄比亚上方的苏丹就是中国下大功夫的代表性产油国。
中国从1995年开始将目光投向苏丹的石油。
中国在那里无偿修建了连接到红海的1500公里长的输油管,将苏丹石油从苏丹港运往中国。
但是,2011年信奉基督教的南苏丹亲美政府独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南苏丹要求提高石油价格,输油管途经的北苏丹也想上调土地使用税。
虽然处境窘迫得让人可怜,但中国也只能以和平仲裁者的身份卷入北苏丹和南苏丹之间的内斗,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切都是因为石油。
不遗余力确保页岩气开采权对能源极度饥渴的中国甚至将目光瞄向美国大陆。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煤炭。
2009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约38万吨煤炭。
而一年后的2010年,中国对美国的煤炭进口量猛增至约400万吨,短短一年内增加近10倍。
2010年中国煤炭总进口量达1.6亿万吨。
虽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煤炭仅占总进口量的2.5%,但有望每年增长300%以上。
尤其要关注的是中国到2008年还是煤炭出口国。
中国不仅进口煤炭,而且还为获得页岩气开采技术全力以赴。
去年12月中旬,中国最大的能源、化工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参加的招标,就能很好地说明中国当前的状况。
投标对象是总部位于德克萨斯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企业FTS International。
中国两家公司竞购市价20亿美元的FTS30%股份。
虽然结果还没出来,但这也说明中国对美国垄断的页岩气开采技术极为渴求。
中国石化集团把经营范围扩至天然气产业,对全球天然气相关技术和企业虎视眈眈。


输入 : 2012-01-20 17:30  |  更新 : 2012-01-20 17:3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