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结束连五跌 中国1月CPI涨4.5%

《经济日报》记者林茂仁、李怡男/联合新闻网提供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资料显示,2012年1月份,总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5%,涨幅比2011年12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五个月下行的态势。
春节期间食品价格的显著反弹成为推动CPI回升的主要力量。
新华社及中新社报道,分类别来看,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0.5%,影响CPI比上涨约3.2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5%,鲜菜价格上涨23%,成为食品上涨最大的两个项目,至于非食品价格仅上涨1.8%。
此前,多家法人机构预测1月CPI约在4%,官方数字4.5%明显高于业界预期。
汇丰经纪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表示,他预期未来CPI将持续缓和,北京仍有空间采行宽松政策支撑经济成长,惟偏高的通膨短期内可能限制宽松政策的步调。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春节因素通常会明显拉动食品价格上涨,而且今年春节在1月份,去年春节在2月份,比较基期有较大落差。


图=经济日报提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冬季由于生产和运输原因,往往是蔬菜价格的高点,加上节日临近、天气严寒,蔬菜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王军认为,CPI仍然处于相对高位,使得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十分谨慎,导致近期没有出现市场预期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情况。
与CPI相比,位于上游的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走势更有先行性。
1月份,中国PPI上涨0.7%的26个月来新低,涨幅比12月回落1 个百分点,相较去年12月则是下降0.3%。
PPI的继续下行,是价格走势的先期讯号。
“经济增速在回落,总需求在回落,这是抑制物价最有力的因素。
加之货币政策继续走稳,物价的总体趋势仍然是在回落。
”王军判断。
张立群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回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坚持,这些大的因素和背景共同决定物价走势难以出现逆转。
王军预测,第一季应当是今年全年CPI的相对高点,特别是翘尾因素在1月份的影响较大。
今年全年的CPI,应当会比去年全年5.4%的涨幅有明显回落。
王军认为,从中长期看,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看涨,特别是随著人口红利的逐渐终结,成本推动将对物价上涨形成较大压力;从汇入性通膨因素看,随著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会持续走高,近期国内已经上调了成品油价格。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2-02-10 14:50  |  更新 : 2012-02-10 14:5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