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作为大陆“第一官媒股”,其成功上市,具指标意义。
严格地说,人民网不是大陆官媒第一个上市,在其之前,很多以借壳、变身、偷步等方式,在大陆或香港股市上市。
但人民网是打正旗号上市的,所以意义大不相同。
人民网的上市,只是大陆官媒大变身的前奏,中国大陆的传媒,特别是官方传媒,正在掀起一个“三化”之潮,即传媒改制企业化、传媒营运市场化,传媒地位国际化。
媒体转制企业化,主要在平面媒体中展开,去年是平面媒体企业改制之年,全大陆已有一千六百多家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改制成为企业身分。
在媒体转制企业化的同时,传媒运营也要符合市场化要求,上市是最受重视,也是最时髦的产业化经营的路径之一。
传媒由社会主义的“事业”,变到经济挂帅的企业,是第一大步;由企业而变身市场经济的产业,则跨出更大的一步;接下来就是国际化了。
二○○九年,中共政府动用四百五十亿元人民币巨资,推动媒体海外扩张,要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媒体,要中国的声音在国际社会能掷地有声。
大陆官方媒体国际化的动作不少,诸如二○○九年四月二十日,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推出英文版,这是第二家大陆全国性英文报纸;除了英语频道外,中共中央电视台在二○○九年七月开播阿拉伯语频道,两个月后又开通俄语频道。
新华社也不落人后,新华社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中文台和英语台分别于二○一○年一月和七月上星播出,并租用五颗卫星使其节目讯号能覆盖亚太、北美、中东及非洲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二月,中共官方新华社下属的新电视以七亿港元注入香港上市公司「进业控股」,从而借壳上市,帮助新华社扩展海外电视事业,打造中国的CNN。
传媒国际化的思路,来自中国大陆国际地位提升,全面崛起后,提升“软实力”的诉求。
另外,中共领导层在执政安全需要之外,认为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如果没有适应全球化的媒体,经济全球化也适应不了。
“三化”潮起,有人认为别看中国大陆的经济在减速,传媒产业的发展,则在加速。
而中国大陆传媒业的发展和变迁,将写下一个个新的故事。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2-04-28 12:36 | 更新 : 2012-04-28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