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里,香港市容焕然一新。
从2000年开始,城市改造、扩建工程同时多方面启动后,城市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
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郊区,到处都在施工。
市内最值得关注的工地就是填海打造的九龙站一带。
120万平方米大型用地上正在建造的是高级住宅区和商业街。
这里和对面海岸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FC)建筑遥相呼应,将成为香港地区最大的综合园区。
这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建设项目就是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的白鹅潭商业街和新世界凯粤湾楼盘。
就在几年前,九龙站一带和海对面的香港岛相比还相对落后,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不亚于香港岛的豪宅区。
价格或租金高于香港岛的住宅陆续出现,各种购物中心和文化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图为,2010年在香港九龙半岛西部建起的国际商务中心(ICC)。
这栋大厦高484米,108层,是香港第一高楼,在世界上居第四位。
国际商务中心建立之前,412米高、88层的国际金融中心(IFC)是香港第一高楼。
照片= Corbis、Topic Images提供
受这种建筑热潮的影响,去年香港人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房地产市场动向。
九龙站附近公寓的一套最高层住宅价格高达3.45亿元人民币,创下九龙地区的最高纪录。
香港地区的公寓租金上升率去年9月以来直逼政府设定的上限10%。
其主要原因是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和本土的投机资本大量流入。
去年来到香港的中国大陆游客达2800万人次,在赴海外游客总数(5000万人次)中占一半以上。
目前正在进行的十大大型建设项目2020年前后完成后,香港市容将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的核心项目是根据珠江三角洲经济融合构想,用桥梁和铁路将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深圳连接在一起。
香港、澳门、珠海之间29.6公里的桥梁建设工程以及连接香港机场和深圳后海湾(Deep Bay)的工程已于2010年启动。
美国传统基金会上月连续18年将香港评为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彭博社也报道称,企业最青睐的地区就是香港。
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和限制规定少,税金制度简单,并具有亲企业的社会氛围。
1997年香港回归时,还有很多人担心香港经济会萎缩。
但看到香港近来的变化,这种忧虑彻底消失。
2009年到去年,香港连续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IPO(企业公开募股)市场,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日产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21日宣布将把企业总部搬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