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上海集装箱吞吐量 去年世界第1

《联合报》特派记者 胡明扬/联合新闻网提供


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沈晓苏昨天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TEU(20呎标准箱)的港口,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排名世界第一;浦东机场连续三年货运吞吐量位居全球机场第三。
上海昨举行市府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
沈晓苏首先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成果。
并宣布“十二五”期间的规划要求,目标到2015年上海要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港口、机场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前茅,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完工,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沈晓苏指出,具体任务包括: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0万TEU,继续位居世界港口前茅;航空旅客吞吐量达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50万吨,位居世界机场前茅;出入境邮轮及邮轮旅客达到500 艘次、100万人次,初步建成邮轮母港基地;在上海登记注册的国际航运船舶超过400艘;上海二手船舶交易突破人民币100亿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航运经纪、船舶管理、航运服务代理以及海事法律、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在集散疏运体系方面,集装箱内河航运“水水中转”比重将达到45%,提高铁路集散疏运比重;航空枢纽旅客输送量达到0.9至1亿人次,货邮输送量保持世界前茅,达到500-550万吨,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中枢营运网络,在上海运送的航空中转旅客比例达到20%以上。
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方面,2015年在上海达成的二手船舶交易金额力争突破每年100亿元人民币;航运经纪公司在沪注册数量达到50家以上,船舶管理公司达到160家以上;培育5-10家服务网络覆盖全大陆乃至全球的航运服务代理企业;船员劳务年输出量突破1万人。
邮轮产业面,力争实现5-8艘邮轮以上海为母港基地,邮轮母港旅客年发送能力达30万-50万人次,出入境邮轮及邮轮旅客分别实现500艘次与100万-120万人次规模。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2-05-25 12:28  |  更新 : 2012-05-25 12:2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