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分析指出,中国已研发出无人侦察机(UAV,见图),其目的在于遏制美军航母进入台湾海峡。
台湾中央通讯社25日援引美国国防智库“詹姆斯顿基金会”的资料报道说,中国已研发出可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舰载无人机,该无人机可用于遏制美军航母介入。
最近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进行演习时,类似的无人机就被拍到。
在英国军事专刊《简氏防务周刊》公开的日本防卫省资料照片中,可以看到今年4月末在西太平洋进行演习的中国海军护卫舰“舟山号”后部搭载有3架无人侦察机。
据《简氏防务周刊》推测,该无人机和奥地利西贝公司研发的无人侦察直升机S-100外观相似,搭载重量约为34公斤,可在空中停留6小时,能够通过各种监测设备向母舰提供有关目标的信息,同时具有相当的防雷达隐形功能。
詹姆斯顿基金会分析说,美军航母是中国南海和台湾海峡的主要战略威胁,中国积极研发无人机的主要动机就是遏制美军航母。
中国针对美军航母研发了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等各型号航母杀手,并部署在东海沿岸。
不过,为了有效攻击相距数百乃至数千公里的航母,需要有无人侦察机对航母进行识别和追踪。
美国军事专家詹姆斯-布瑟特说:“攻击航母不仅需要进攻武器,还需要能够识别和确认核心威胁的系统。
中国的无人机将在这个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
”詹姆斯顿基金会预测说,在无人机领域,中国正快速缩短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无人机强国。
中国去年研发了和美国“全球鹰”类似的高空无人侦察机“翔龙”。
据悉,虽然“翔龙”的性能还不及“全球鹰”,但是作战半径达2000至2500公里,侦察范围已覆盖关岛的美军基地。
此外,去年5月中国自主研发出最大起飞重量达757公斤的中型无人直升机V750,并取得试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