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昨天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获奖后各种言论非常多,有祝贺的,有批评的,也有谩骂的,这让他看到了不同的人心。
对于外界的批评声音,他表示,自己的作品是超越政治和阶级界限,具有批判性。
莫言面对媒体正面回答外界对他的批判,包括官方作家色彩与抄写毛泽东延安讲话的过往。
莫言问道,“难道抄写了一个毛泽东延安讲话,就成为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吗?”莫言更反驳说:“我相信很多批评我的人,没有看过我的书。
如果他们看过我的书,就会明白我当时也是顶着很大的风险,冒着很大的压力在写作。
”莫言说,这是在网路炒了很久的问题,也是他挨很多骂的问题。
他说,“延安讲话是一历史文献,其产生有必然性,这一个文献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对推翻腐朽政权产生积极作用,今天来看这个讲话,可以感受到讲话有局限,过分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文学的人性”。
谈到抄写毛泽东讲话的过程,“我这个人是比较麻木,不像有些人有敏感的政治嗅觉。
当时大家要出一本书,出版社编辑找了我,要我抄一段,我就抄了,没有太多想法,后来我发现这件事情闹大了,有很多批评和辱骂的意见,超过我的预料,但我没有后悔。
”对外界批评莫言与共产党关系密切,莫言回答说,“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作家创作,是根据其文学特质和价值来给予奖项”。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2-10-13 10:02 | 更新 : 2012-10-13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