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莫言获诺奖 中国文艺界掀千层浪

鱼秀雄

查看韩文原文

虽然中国小说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对中国和中国人来说是一大喜事,但异见作家和西方媒体的报道态度截然不同。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同时也是第一个没有批评中国政府和体制的中国获奖者。
此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2000年)流亡到法国拿奖,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刘晓波(2010年)现在因涉嫌进行反政府行为正在服刑。
◇没有批评体制的首位获奖者对莫言获奖的指责大多集中于莫言没有“抵抗”。
人权运动家、律师滕彪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责说:“(诺贝尔奖)在政治上,他与不民主的政权一个鼻孔出气。
”莫言回避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事进行评论,特别是抄写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
◇官方和非官方两分法很危险也有人指出,不能仅凭这些问题指责莫言。
中国文人通常被分类为官方和非官方作家。
官方作家是作家协会所属作家,顺应体制;非官方作家是指批评体制的作家。
韩国西江大学中国文化系教授李旭渊(音)表示:“在莫言身上套用官方和非官方两分法很危险。
”大山文化财团东亚文学论坛负责中国事务的组织委员、外国语大学教授朴宰雨也持相同意见。
他说:“虽然从形式上来看莫言属于官方,但从内容来看却在实践非官方。
”莫言也试图通过文学批评官僚的无能和腐败,以及中国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
也有人指出,向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市民运动家的作家要求政治性有失妥当。
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莫言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有些人可能想在大街上喊,但是我们应该容忍那些隐藏在自己的房间,用文学来表达他们的意见的人。
”◇官方只决定是否允许出版专家表示:“中国政府的审查尺度与毛泽东或天安门事件当时相比放宽了很多。
”只要不正面挑战党和体制,几乎什么样的书都允许写。
在中国作家中,对体制的批判最严重的作家是阎连科。
他创作的带有对中国现实强烈的批判性的作品,大多被当局指定为禁书。
但阎连科本人也表示:“官方对作者还是宽容的,但对出版是否宽容,是另一回事。
”阎连科表示:“从当局控制的集体创作倾向摆脱出来后,每个中国作家正以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写书。
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年轻作家以网络连载的方式为主,写出更贴近市场的作品,展开和我们时代完全不同的活动。
”在韩国也广为熟知的余华、苏童、李瑞环、毕飞宇、韩少功等作家也回避极端问题,以自己的方式就中国社会和人情进行发言。
总之,虽然中国对所有书籍进行审查,但审查尺度逐渐放宽。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作家群体。


输入 : 2012-10-15 15:07  |  更新 : 2012-10-15 15:0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