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人民日报:中国要坚持“韬光养晦”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崔有植

查看韩文原文

中国《人民日报》刊文主张,中国外交应该摆脱骄傲和大国主义,回到邓小平生前提出的“韬光养晦”道路上。
这可能是警惕在与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和钓鱼岛等领土主权对立的过程中,在中国国内激起的民族主义情绪。
《人民日报》海外版11日头版登出的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文章说,韬光养晦是邓小平留下的宝贵遗产,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半点犹豫和动摇。


▲图为中国11日在存在领土争端的钓鱼岛附近投入的中国最大渔政船(渔政206号)。
新华社报道说,5800吨级的渔政206号当天在上海举行了入列及首航仪式,正式入列中国渔政局东海总队。
渔政局东海总队负责管辖钓鱼岛和离於岛等所在的中国东海。
照片=闽南日报


《人民日报》说:“中国崛起将会走过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
中国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
人类历史上没有13亿人崛起的先例。
你块头这么大,你的崛起,必定会打破现成的利益格局。
打破现成的利益格局人家会不高兴,人家会想办法来对付你。
再有,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世界上对共产党的偏见仍然很深。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稍不注意,头脑发热,飞扬跋扈起来,那就会给我们的崛起带来更大的困难。
”《人民日报》批评说,有人声称“已经天下第二了,还要韬吗?该是我们抖一抖的时候了。
”,这确实有点“暴发户”心态。
还主张说,现在不是飞扬跋扈,到处树敌的时候,而是坚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时候。
《人民日报》还说:“中国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不仅要考虑中国人民利益,还要考虑世界人民利益。
我们爱祖国,也要爱人类。
今天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一些人大国主义的情绪在滋长,瞧不起小国,瞧不起弱国和穷国。
这是犯了中国外交的大忌。
大小国一律平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张王牌。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虽然一直坚持韬光养晦,但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起,其实已经开始施行标榜“大国崛起”的强硬外交。


输入 : 2012-12-12 10:38  |  更新 : 2012-12-12 10:3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