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聚焦外事领导小组 今年对朝政策将如何变化?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崔有植

查看韩文原文

北韩进行第二次核试验的第二个月,即200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令让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外事领导小组)重新讨论北韩政策。
外事领导小组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胡锦涛这一指示是要求其讨论如何应对正式走上有核道路的北韩。
两个月后的8月初,胡锦涛主持召开了外事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为期三天,组长胡锦涛、副组长习近平(当时的国家副主席、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秘书长戴秉国(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等中国外交和国防领域的10多位高层人士出席了会议。
由中国国内韩半岛专家组成的韩半岛问题特别小组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人士在会上展开激烈争论。
主张对北韩核开发采取强硬措施的一位与会人士表示:“北韩已经进行两次核试验,中国不再是单纯的仲裁者,而是(可能受到北核危害的)当事人。
”持有同样观点的一方主张放弃将北韩视为中美之间缓冲地带的地缘政治战略并重新考虑石油和粮食援助问题。
同时提出放弃《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他们还认为,应该全面调整以六方会谈为基本框架的现有北韩政策,通过高强度惩罚措施阻止北韩成为有核国家。
相反,亲北派则指出北核尚未达到武器化水平,应继续通过六方会谈解决北核问题。
他们指出,对北施压会导致北韩体制崩溃,届时将有大批北韩难民越过中朝边境进入中国,引发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
他们认为北韩不是负担,而是能够对抗韩美日的“战略资产”。
外事领导小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概括为六个字,即“不战、不乱、无核”。
会议决定继续推行包括对北韩的援助在内的原有政策。
一位中国专家透露说,会上还决定分开处理北核问题和中北关系,并抛开北核问题加强与北韩之间的关系。
六方会谈2003年拉开帷幕后,中国采取了软硬兼施对策。
北韩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2003年初和退出六方会谈的2004年初,中国分别将对朝输油管道关闭了三天和三个月。
北韩2006年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中国曾愤怒地表示“朝鲜悍然实施核试验”。
但2009年召开的外事领导小组会议得出结论后,中国又开始纵容北韩。
会议结束后的当年8月末,六方会谈中国代表团团长武大伟对北韩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接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于10月前往平壤,全面修复两国关系。
温家宝访北期间特地前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婉转地表明了对北韩的支持立场。
中国的这种政策基调一直持续到2010年发生的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
中国采取这种北韩战略的内在原因是“确保经济发展所需的环境(韩半岛稳定)”。
但现在中国国内有人指出,北韩第三次核试验和有核的事实反而会使韩半岛不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中国国内专家认为,今年3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后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安全团队将成为改变中国的北韩政策的试金石。
北京外交界的一位专家表示:“中国不能改变北核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定现有政策的人物依然活跃在外交和安全领域。
中国外交、安全团队的变化值得关注。


输入 : 2013-02-15 15:38  |  更新 : 2013-02-15 15:3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