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朝核危机再发 中媒为何意见不一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崔有植

查看韩文原文

春节长假结束后,对北韩第三次核试验采取强硬措施的舆论在中国国内掀起热浪。
民间专家、学者乃至官方媒体都加入其中。
但新华社等主流官方媒体则致力于平息反北韩的舆论。
因此有观测称,中国高层可能就北韩核问题的处理方式发生争议。
中国《环球时报》17日发表社论称:“中国应减少对朝援助,作为对其第三次核试爆的反应。
我们反对朝鲜核试验,这种反对必须通过行动表达出来。
”同时指出,除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之外,中国应采取单独制裁措施。
该报称:“中国继续是朝鲜的朋友。
这不是虚伪,它意味着中国不会与美日韩联合起来从海上和陆上封锁朝鲜。
但谁与我们更配合,或者更不配合,会决定我们反过来对它的具体态度。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当天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称:“朝鲜核与火箭技术的进展也必然会使中方担忧其未来在意外变故下可能成为对付中国的武器。
”中国国内韩半岛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呼吁中国政府从根本上改变对朝政策。
朱锋16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事到今日,北京对朝鲜已经‘仁至义尽’。
再继续给金正恩‘遮风挡雨’,要么是中国涉朝事务的官员‘脑子有病’;要么是中国新领导人太过‘菩萨心肠’。
”权威经济周刊《经济观察报》16日也指出:“中国对朝鲜战略思维不能陷入惰性、隔岸观火。
如果朝鲜拒绝弃核,中国就要下决心放弃朝鲜。
”但官方媒体新华社却反对大力制裁北韩,该社16日在评论中援引专家的话指出:“历史经验证明,武力和制裁威胁不但无法让一国屈服,反而令其更加注重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新华社还指出:“(中国对朝政策)‘失败论’的说法很不靠谱。
中方主张对话解决问题的立场没有错,而且还需要坚持。
朝核问题之所以如此复杂,主要因为它是朝美两国60多年来敌对关系结出的‘恶果’。


输入 : 2013-02-18 16:59  |  更新 : 2013-02-18 16:5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