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中国历届总理皆谈改革 三人各具特色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中国《新京报》18日报道称,中国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首次记者会上提到“改革”的次数多达29次,和前任总理朱?基、温家宝一样重点强调了改革意志。
据《新京报》报道,温家宝和朱?基也曾在首次记者会上数十次提到“改革”。
温家宝和朱?基分别34次(2003年)和26次(1998年)提到“改革”。
但据分析,他们所面临的改革课题和成果(李克强除外)存在明显差异。



李克强17日举行的首场记者会上,记者们关注的是如何深化改革;温家宝的首场记者见面会,记者们关心的是金融体制改革;朱?基的首场记者见面会,记者们问得最多的是国企改革。
李克强面临的改革课题包括反腐、政府机构改革和缩小贫富差距。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
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李克强就政府改革指出“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表明了要果断整合政府内部不必要部门的决心。
但他同时也表示,要想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必须削权,而“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而温家宝担任总理期间始终强调“政治改革”。
他在首次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应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大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在去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闭幕记者会上,温家宝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朱?基在首次记者会上明确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财政税收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6项改革”。
朱?基果断采取改革措施,使政府机构缩减一半。
据评价,朱?基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大力整顿曾是“肿瘤”的国企。
香港《南华早报》对李克强、温家宝、朱?基在记者会上的风格进行了比较。
温家宝擅用中国古典诗词,经常提出统计数据。
而李克强几乎不看准备好的原稿,还像西方领导人那样经常动手和胳膊。
但对于房地产价格等敏感问题,他选择回避或给出抽象答案。
朱?基则以不回避记者提问、列举具体事例进行说明的风格而著称。


输入 : 2013-03-19 14:52  |  更新 : 2013-03-19 14:5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