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世界最大油画加工厂 记者直击深圳大芬村

中国深圳=朝鲜日报特派记者 崔炯硕

查看韩文原文

在错综复杂的某胡同里有间小小的工作室,画工胡莹正在里面画画。
在膝盖几乎触地、只能艰难地挪动胳膊的狭小空间里,就连画架也没有,只是用图钉在木板上定住画布后,照着手掌大小的一张照片画油画。
这是记者1日在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市近郊的大芬油画村看到的情景。
据路透社报道,该“香气迷人的油画村”是世界最大的油画作业地区,生产世界60%的油画复制品。
8000多名画工从每天早9时开始画到晚12时,一年画出600万张画。
部分工作室像汽车生产线一样,进行素描和上色等分工。
在该油画村生产的作品中,一半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文森特•威廉•梵高、克劳德•莫奈、巴勃罗•毕加索等西方著名画家作品的模仿品。
在胡莹的工作室里挂着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睡莲》等作品。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区分真伪。
在该油画村生产的作品中,一半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文森特•威廉•梵高、克劳德•莫奈、巴勃罗•毕加索等西方著名画家作品的模仿品。
在胡莹的工作室里挂着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睡莲》等作品。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区分真伪。
胡莹画的《睡莲》售价为350元人民币左右,这仅仅是去年在纽约拍卖会上竞拍的真品《睡莲》的价格4380万美元的82分之1。
每个画廊的入口处都堆满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油画名作,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等的肖像画。
这些作品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巴掌大小,而最大的有3米宽。


▲本月1日,一位画工正在中国深圳市大芬油画村画画。
四周堆满了名作的临摹作品。
大芬油画村8000多名画工一年画出600万张画。
预计到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
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这里的画工赵小勇说:“顾客只要提供照片,就能画出肖像画并当即配个边框,还可以进行海外邮寄。
”一位德国游客说:“观看作品的完成过程很有趣,并且还能以原作品百万分之一的价格购买。
”随着中国人的收入和眼光的提升,比起西方名作的仿作,中国风景画越来越受欢迎,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最近销售额有所减少。
油画村的画工大都是学美术出身。
2010年,来自该油画村的青年画家何永兴和黄胜贤曾荣获中国油画展金奖。
中国政府表示,2010年大芬油画村的作品总销售额达到35亿元人民币,销售对象一半为中国、一半为海外市场。
大芬油画村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买主,最近来自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地区的买主增多。
”中国政府预测,到2015年该地区的销售额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
据推算,韩国从这里进口的作品也不少。
在香港经营一家画廊的申成元(音)表示:“很多韩国人大量订购后,用作餐厅、酒店内部装饰品。
”大芬油画村曾经是300多名村民务农的小村子。
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带着20多名画工来到这里开设画工厂后,得益于低廉的租金和工资、与物流中心香港相邻等优点,事业开始蒸蒸日上,此后有更多的画商聚集到这里。
随着得到政府的支援,1998年已经具备了油画订购、制作、销售系统。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在2平方公里的面积上聚集着1100多家油画工作室和画廊的商业美术圣地。
中国政府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将这里选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最具创造性的产业地区”。


输入 : 2013-04-03 18:16  |  更新 : 2013-04-03 18:1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