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局9日公布的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让市场担忧,除了持续负增长,且跌幅比上个月再扩大,连六季低迷走势被形容为“十年罕见”,但也可能因此降低中国政府收紧宏观政策的可能性。
新华社指出,PPI的持续走低,使得宏观政策收紧的机率下降。
有分析认为,中国第2季货币政策将继续回归中性,但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统计局9日公布3月PPI是负1.9%,且跌幅进一步扩大,上个月降幅为1.6%,今年第一季的PPI是负1.7%。
该指数从2012年3月份就保持跌势,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
“PPI跌幅的扩大,表明社会总需求的乏力,企业仍然困难。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受访时说。
中金公司最近将全年PPI增速预测从此前的0.7%下调至-0.1%,称当前总需求复苏动力仍然较弱,全年PPI涨幅转正有一定困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曾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
PPI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者的原物料购买行为,如果该指数比预期数值高,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若指数比预期低,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PPI呈现出连续六季持续低迷,为过去十年所未有。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这一轮PPI下跌从2011年的第4季开始,已经持续6季低迷,比2011年9月的高点下跌3.3%。
他表示,PPI走势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工业生产增速的影响,主要反映国内的工业需求。
虽然此次跌幅比金融危机时期小,但持续时间之长,是过去十年所未见。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3-04-10 12:24 | 更新 : 2013-04-10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