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日本拜鬼 习近平外交用“笔伐”应对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查看韩文原文


2012年9月,1万多名中国示威者涌向北京的日本驻中大使馆门前。
这是因为日本宣布对与中国存在主权纷争的钓鱼岛采取“国有化”措施。
示威者焚烧日本国旗,举行了激烈的反日示威。
北京的日本学校甚至下达了听课令。
除北京外,中国还有100多个城市的日本轿车和商店等设施受到示威民众的攻击。
但到了今年1月12日,中国国内的氛围截然不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合祀太平洋战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后已经过了20多天,但中国国内没有爆发一次反日示威。
但据《京华时报》报道,至少有32名驻外使节在驻在国当地知名刊物上发表署名文章,批驳安倍行径。
仅1月10日一天,就有驻美国、驻俄罗斯、驻哈萨克斯坦、驻厄瓜多尔、驻摩尔多瓦、驻罗马尼亚、驻柬埔寨等7国大使发表署名文章高密度谴责安倍。
2012年钓鱼岛纷争爆发时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据美国华语媒体多维网报道,日本驻阿尔巴尼亚大使率先在当地媒体发文主张“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后,中国大使才发文反驳。
北京的一位外交消息人士当天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执政以后,中国外交路线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日外交态度似乎从感性、被动转为理性、主动。
”习近平去年10月出席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了“奋发有为”、“与时俱进”、“更加主动”等。
多维网指出:“这意味着习近平要打破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安倍晋三去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四天后率先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署名文章,打响了驻外大使批驳安倍错误观点的头炮。
中国和日本驻英大使分别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将对方比喻为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时,也是中国先拔头筹。
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外交磋商的速度也比2012年时更快。
日本对钓鱼岛采取“国有化”措施时,中国在日方宣布该措施45天后才与俄罗斯进行首次磋商。
但此次情况则不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四天之后便致电俄罗斯外长并表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大挑战。
”有分析称,中国对日外交态度比过去更成熟的同时,对日攻势的速度和强度也进一步提高。
去年1月,中国飞机在二战后首次进入钓鱼岛上空的日本防空识别区。
去年7月,中国飞机经过美国和日本等国为阻止中国而划设的“第一岛链(island chain,冲绳-台湾-菲律宾)”的出口宫古海峡飞抵西太平洋。
中国去年9月首次将无人机派往钓鱼岛上空后,11月又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不断向日本施压。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表示:“习近平时代的中国不会像过去那样以政府操纵示威为主展开感情用事的对日外交。
中国将努力展开符合两国集团(G2,中国和美国)国力的‘大国外交’。


输入 : 2014-01-13 16:48  |  更新 : 2014-01-13 16:4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