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结盟习近平将在索契与普京会晤,10个月内 5次会晤②认清主敌不会在索契与安倍握手,中国外交部称日本为“伏地魔”③离间敌人为让韩国离开韩美日同盟而修建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日启程前往俄罗斯索契,出席在那里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
届时他将再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
过去10个月里,习近平和普京共举行5次会晤,向世人展示了史无前例的“中俄蜜月期”。
今年5月普京访中和10月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两人还会见面。
习近平的这种对外战略与前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存有很多相似之处。
据分析,这一战略源自毛泽东在共产革命时期的经验,即“认清主敌、结盟对抗、离间敌盟”。
中国现在正与过去的敌人俄罗斯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在右倾化道路上愈走愈远的日本和推行“重返亚洲”战略的美国。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在索契和普京举行第五次会晤,但很多人分析称,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领土)主权纷争仍使俄日两国存在隔阂。
中国和俄罗斯(前苏联)过去是宿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险些爆发战争。
1969年中苏边境地区爆发过两次武力冲突。
美国1975年从越南撤兵后,苏联立刻与越南携手包围中国。
越南还针对中国部署了苏联产导弹。
1977年重新掌权的邓小平也在对外政策方面继承了毛泽东的指针。
邓小平当时是想改善与敌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以突破苏联的包围。
他在14个月内陆续访问缅甸、尼泊尔、北韩、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不断扩大友军。
巡访国家除了北韩之外都不是共产政权国家。
邓小平还运用了离间苏联和印度的外交战术。

习近平的战略也是如此。
中国不断增进与俄罗斯以及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香港《星岛日报》4日报道称,习近平发亲笔信祝贺朴槿惠生日,称“中国明确视韩国为‘友’,日本为‘敌’”。
中国还在哈尔滨修建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等,不断向韩国示好。
据观测,中国这样做意在利用韩日历史矛盾,让韩国离开韩美日同盟。
习近平就任后陆续访问中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应对日本的包围中国战略。
习近平领导班子实际上是将在右倾化道路上愈走愈远的日本安倍政权视为“敌人”。
香港《南华早报》5日报道称,习近平和安倍都将出席冬奥会开幕式,但两人连手都不会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在记者会上公开称日本为“伏地魔”。
北京的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表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最大敌人俄罗斯已经成为朋友,而当时和中国联手的日本现在已经变成最大的敌人。
这让人切实体会到国际社会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一说法。
”美国国家情报局(DNI)局长詹姆斯-克莱珀尔4日出席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中国出于一种历史使命感而在东海、南海等地谋求主权。
这让周边国家非常担忧。
”所谓历史使命感,是指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