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走访了各地棚户区和农村地区,获赞“要住房,找克强”。
虽然世界经济专家纷纷表示担忧,但他表示:“今年中国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很多人分析称,李克强的自信来自中国全面启动的“新型城镇化”项目。
“新型城镇化”项目是,到2020年让1亿农民在城镇落户,以搞活内需经济。
中国国务院最近表示:“城镇开发和城镇居民消费增加后,到2020年最高有望创下50万亿元人民币的内需。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今年投入1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改造棚户区,该计划涉及超过475万户家庭。
城镇化可谓是刺激中国内需的核心动力。
因此,李克强也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当地时间4日,中国浙江省奉化市发生一栋五层居民楼倒塌的事故。
图为,搜救人员正在倒塌的建筑废墟中寻找失踪者。
最近在高速增长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建筑倒塌的事故陆续发生。
据新华网报道,由于豆腐渣工程,当时所建楼房的寿命只有25至30年。
照片=新华社、NEWSis
国务院表示,中国的目标是,将城镇化率从去年的53.7%上升到2020年的60%。
届时将有1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
各城镇要为新增人口扩建住宅、公路等社会基础设施(SOC),并扩大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
据中国政府推算,要让一名农村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需要6万至10万元人民币。
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城镇化速度来改变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年均城镇化率提高1%,经济增长率就会提高1%至1.5%。
”但也有人担心城镇化过程中会导致房地产泡沫扩大。
胡锦涛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将重点放在大城市。
而李克强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发展中小城镇和落后的内陆城镇。
这旨在实现国土的均衡发展。
人口在500万以上的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在10年间翻了一番。
而中小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则从27%下降到20%。
中国沿海地区的城镇化率达到86%,而内陆地区还不到40%。
中国政府还想通过城镇化来解决没有户口的农民工问题。
中国现行制度是根据户口提供教育和医疗等服务,因此农民工的家属上学难、就医难。
中国农民工达2.34亿。
中国政府计划向迁居中小城镇的农民工提供城镇户口。
但问题是大部分农民工不愿去中小城镇,他们更喜欢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活。
比中国早一步实现城镇化的韩国,成为了中国大城市改造和中小城镇建设的“模范”。
李铁表示:“韩国的城镇化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韩国产业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李文炯说:“由于韩流的影响,中国地方城镇也会有不少人购买韩国家具和厨房用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