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雾霾中的“绿洲”,《田园之秋》中国畅销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查看韩文原文


在令人难以呼吸的雾霾和灰色建筑中饱受困扰的中国大陆城镇居民如何寻求安慰?台湾作家陈冠学撰写的《田园之秋》(见图)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农村。
书中对于当时的风景描绘道:“浅蓝的晴天上抹着几丝薄纱也似的白云,空气如此澄澈而清凉”、“如今回想起来,早在十多天前无怪早晚已仿佛有了秋意,甚至中午日光遍照之时,也一样带着清泉似的气息。
”当今中国城镇居民都沉浸在这30年前普通农村的秋景中。
这是因为,他们在雾霾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中疲惫不已的身心在这本书中获得短暂的休息。
这本书可谓是雾霾中的一块“绿洲”。
作者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后当了一名教师,后于20世纪80年代前往农村务农。
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这种晴耕雨读的生活。
这本书中没有呛人的雾霾,只有清凉的空气,没有繁忙的工作,只有悠闲自得的生活。
书中写道:“鼓腹而游,而不奢求,不贪欲,过着无所不足,劳力而不劳心的安详生活。
”研究老子、庄子思想的作者指责产业化、城镇化把人类变成了工具。
他在一篇日记中特别说到闲暇的重要性,认为闲暇能维持生命不僵化,供人明德省过,不断培养一个人充实其克胜邪恶的力量,“没有从容不迫的生活,哪会有天高地厚的性情呢?”中国城市工薪族和韩国、日本一样,享受不到充足的假期。
除了春节之外,很难休息一周以上。
当今中国就连农村地区也受到各种工厂的污染。
《田园之秋》这本书缓解了大家对中国不复存在的清新空气和悠闲生活的渴望,在人文领域图书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输入 : 2014-04-14 16:24  |  更新 : 2014-04-14 16:2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