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李克强非洲行 诗句外交“零违和感”

Yu Ma-di

查看韩文原文

“同哭过永不忘。
”目前正在非洲巡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埃塞俄比亚非洲联盟(AU)总部发表演讲时引用了黎巴嫩裔作家纪伯伦(1883年-1931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沙与沫》中的诗句。
李克强为何在非洲引用阿拉伯作家的诗句?纪伯伦对于中国人和埃塞俄比亚人而言都不陌生。
20世纪20年代,他的诗被翻译成中文后在中国倍受欢迎。
中国在清朝覆灭(1912年)后经历了军阀混战、西方侵略、国共内战,局势十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从纪伯伦的诗歌中获取安慰,因为他的诗脱离了观念和思想束缚,体现了“对人生的洞察力”。
直到现在纪伯伦的名句也被视为“良言”,在中国门户网站上很容易搜索到。
纪伯伦的诗歌经由埃及传入埃塞俄比亚并在当地流行起来。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国家中为数不多使用原生语言(阿姆哈拉语)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将外国文学著作翻译成本国语言后,外国文学在本国的“违和感”也相对减少。
据分析,李克强用两国都非常熟悉的纪伯伦的诗来比喻同样经历过苦难现代史的中国和非洲的处境,意在让双方合作进一步牢固。
纪伯伦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山村卜舍里,12岁时移民到美国。
1923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先知》销量超过800万册,成为“20世纪英文书中销量仅次于《圣经》的书籍”。


输入 : 2014-05-08 15:01  |  更新 : 2014-05-08 15:0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