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25日开始在东海、渤海、黄海三个水域同时实施演习可以说是中国走向海上大国的信号弹。《人民日报》海外版25日报道称,近代以后中国的安全威胁来自海洋,中国应该依靠海军力量掌控强大的制海权。
中国去年一年内新部署了28艘新型战舰和潜艇,迅速发展海军力量。北京的一位外交消息人士27日表示:“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对15世纪以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大国的共同点都是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中国若想摆脱沦为列强半殖民地的屈辱近代史并重新崛起为霸主,中国领导班子必须增强海军力量。”
15世纪初期,中国甚至掌握了非洲海域的制海权,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舰队远航。那个时期的中国在强大海军的保护下进行海上贸易,从而积累巨额财富。
但为应对北方游牧民和倭寇的侵入,中国开始实施“海禁政策”禁止贸易商出海,从而导致制海权日益衰弱。中国退出海洋后,东北亚海域被“倭寇”日本掌控。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北洋舰队惨败于日本海军,将亚洲大国地位拱手让给了日本。
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地区研究组组长朴炳光(音)表示:“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仅仅依靠经济力量而进入大国行列。中国增强海军力量是成为大国的必经之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0月巡访东南亚时曾提议:“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这也是出于上述原因。中国打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掌控通往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海上交通和贸易要道。中国进口原油的80%都是依靠海路。
中国的“海洋崛起”之路很有可能越过日本,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说:“中国海军力量几乎已经跟上日本步伐,几年内有可能超越日本。”中国已从去年开始毫不犹豫地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自己划设的海上防御线“第一岛链(island chain,冲绳-台湾-菲律宾)”。
中国军舰开始出入美国海军垄断的太平洋后,美中两国之间的海上大权竞争将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