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写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香港《东方日报》指出,中国现在运用的战略是“中美伐谋、中日伐交、中越伐兵”。中国新外交战略“三伐政策”就源于《孙子兵法》。据分析,众多诸侯国发生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被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多极化国际关系。
中美关系可以概括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和中国“新型大国关系”战略之间的交锋。美国希望中国周边的同盟国增强军力,并通过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加强经济关系,从而达到包围中国的目的。对此,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构想,一方面在经济、环境等领域寻求与美国合作,另一方面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该媒体指出:“新型大国关系构想反映出中国在完全崛起之前会保持低调的‘韬光养晦’态度。”可以说,成为两国集团(G2)成员的中美两国是在避免直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展开霸权竞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还正式提议成立将美国排除在外的亚洲安全合作机构。
日本对东海钓鱼岛采取“国有化”措施以后,中国为构建“反日战线”而积极展开外交战。日本则以“中国威胁论”针锋相对。中日两国今年在非洲和欧洲地区展开了较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1月巡访非洲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前往非洲,承诺对非洲国家提供大规模援助。习近平今年3、4月份巡访欧洲四国后,安倍晋三随即访问欧洲六国。中日两国最近开始竞相拉拢新上任的印度总理莫迪。中国重点攻击日本不反省历史的态度,以此拉拢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目前中日两国的高层交流几乎中断。
中国一直极力避免与国力强盛的美日发生直接对峙。但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中国则利用军力向越南、菲律宾施压。中国《环球时报》11日报道称,中国向南海西沙群岛(越南称黄沙群岛)增派了两艘军舰。中国现在利用6艘军舰对抗阻止其钻探石油的越南船只。服务器设在美国的华语媒体多维网报道称:“中美日之间发生武力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崛起大国身边的小国如果惹怒大国可能会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