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大厦、红酒庄、铁路、运河、矿山……世界因价格便宜购买“Made In China”产品支付的钱变身为“China Money”,在中国接连购买世界的昂贵资产时被使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因经济危机和财政赤字而苦苦挣扎的南欧的核心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的购买对象。
意大利著名游艇制造商法拉帝制造每艘超过1000亿韩元的超豪华游艇。21世纪初繁荣时期收购美国、意大利企业培养壮大公司规模的法拉帝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因资金困难而濒临破产。2012年1月以1.78亿欧元(75%股份)收购该公司的是主要制造推土机的中国国有企业山东重工。
2010年,香港利丰集团收购了意大利男装品牌切瑞蒂,中国钱江集团收购了意大利高档摩托车制造商贝纳利,中国企业陆续收购了有品牌和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报道称,中国光明食品公司决定收购意大利橄榄油生产商Salov的一半股份。以2012年年末为准,中国资本收购的意大利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95家。
就连正在抛售国有企业和国家基础设施的希腊和葡萄牙也充满中国资本。中国远洋运输集团2011年以5亿欧元获得了欧洲最大的旅客港口——希腊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的运营权。中国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去年购入了葡萄牙电力公司(EDP-Energias de Portugal SA)的21%股份。
以农村为主的法国南部也因涌入的中国资本让出了土地。美国时事周刊《时代周刊》在最新一期中指出:“中国在2008年以后购买了70多个法国南部波尔多地区的著名红酒庄(葡萄园)。生产拿破仑最喜欢的红酒的“热夫雷尚贝尔坦”也卖给了中国。”
中国资本成为火烧眉毛的南欧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花旗集团欧洲区总裁路易吉·贝基指出:“当今中国的投资热潮和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大规模投资一样,因此被称为‘第二个马歇尔计划’。”有人指出,中国最近向南欧投资意味着原来指向非洲、南美地区天然资源领域的中国海外投资战略正在发生变化。意大利财长皮埃尔·卡洛·帕多安指出:“中国正通过向欧洲投资加紧推进共产主义经济体制世界化。”
中国资本不仅盯住海外企业,还指向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标建筑和交通网。去年来,中国资本收购的各国地标建筑包括英国伦敦的劳埃德大厦(2.6亿英镑)、西班牙马德里的西班牙大厦(2.65亿欧元)、美国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19.5亿美元)等。中国投资海外房地产的金额从2012年的2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80亿美元,短短一年里增加了3倍。
中国国营矿山企业过去一直进口天然资源,今年初干脆出资50亿美元收购了秘鲁铜矿。过去由西方霸权国家掌握的运河、铁路也陆续易主中国。中国最近决定投资400亿美元在中南美国家尼加拉瓜修建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运河(268公里),还投资18.3亿美元在非洲国家安哥拉修建横贯铁路(长1344公里),今年8月已经竣工。
彭博社报道称:“今年1月至7月,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并购(M&A)了250家外国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46%,金额达439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6%。”中国的“本钱”来自于高达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得益于每年超过25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积极进行海外投资是为了改变以美元为主的资产结构,以应对美元贬值状况。